1.若欲俯念舊勛,佇觀后效,何不以王鐸權位,與臣主持,必能糾率諸侯,誅鋤群盜。
2.見王鐸在推脫,王曉迪也不好在說些什么,兩人又聊了一些沒有營養的話題,最后王曉迪說道:那我們可說好了,到時候如果王老弟有新書一定要通知我啊。
3.逸狂詩云:王鐸回朝過汴梁,朱溫意欲王兵傷,彥洪恐惹人非笑,計挾存心總不良。
4.俄而鄭畋破賊前鋒,王鐸自行在至,故諸鎮翻然改圖,以出勤王之師。
5.“惟王覺斯(王鐸字覺斯)、倪鴻寶(即倪元璐)與吾最乳合,盟肝膽,浮意氣,砥礪廉隅,又棲止同筆硯為文章。
6.王鐸的一名手下忍不住說道,的確如果不是因為張少的命令就憑辰昊天剛才的舉動幾個人不把他打殘廢都對不起自己付出的汗水。
7.從內涵和藝術成就看,二人均師出古人,熔鑄王鐸、懷素等行草大家之所成而獨出機杼,匠心獨運。
8.“神筆王鐸”也是開創一代書風之人,他的書法自出胸臆,楷、行、隸、草無不精妙,尤擅草書,曾被稱為“自唐懷素后第一人”。
9.此件行書的用筆結體,明顯受到王鐸的影響,以縱長方形結構的字體為之,每一個字的橫筆是由左下往右上挑的,豎筆往外刻。
10.此外,王鐸、傅山等以書法大家,其繪畫多得力于書法功底,筆力扛鼎,水墨淋漓。
11.我看是王鐸,明末清初人,清姜紹書《無聲詩史》稱具‘行草書宗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之),正書出鐘元常,雖模范鐘、王,亦能自出胸臆。
12.在他的這批作品中,時而有米南宮的八面用鋒、沉著痛快,時而有王鐸的纏綿鼓蕩、神完氣足,時而有林敬之的瀟灑流落、風度翩翩。
13.王鐸草書傳世作品很多,成就極大,在書法史中評介褒貶不一.
14.原來,1949年底,梁先生離開北碚之時,曾將自己收藏的明末著名書法家王鐸的行書長卷贈給北碚圖書館,梁先生留下了一段跋語,且簽名印鑒俱全。
※ "王鐸"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