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念天下,今為已平,權之委質,外震神武。
2.將軍運動微之鑒,折從衡之辯,策名委質,自托宗盟,此將軍妙算遠圖,發(fā)于衷誠者也。
3.及逢時遇主,策名委質,荷生成之恩,蒙國士之遇,俱縻好爵,各著勛庸。
4.唐儉委質義旗之下,立功草昧之初,被拘虜庭,脫高祖蒲州之急;侍獵苑囿,諫太宗馬上之言,可謂純臣矣。
5.其事至微淺,然而,縉紳先生之徒,負孔子禮器,往委質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業(yè),積怨而發(fā)憤于陳王也。
6.故偽秦以三世之資,喪魂于關、隴;河源望旗而委質,北虜欽風而納款。
7.臣又手書申喻,開示生路,群寇困逼,知命窮數盡,解甲投戈,面縛委質,印綬萬數,資器山積。
8.主公定長沙之時,某家花甲老卒,一勇之夫而已,復策名委質,所圖何來?不過是為自己名字在史書上找個書寫處而已。
※ "委質"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