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為什一稅,秦時傭耕豪田為什五稅;第二組,秦人口賦與鹽鐵之利,二十倍于古;第二組,古代徭役一年三日,秦之“力役”則三十倍于古。
2.楊愛民說,在明代,鋅錠和鹽鐵一樣,被作為嚴控產品,牢牢控制在官府手中。
3.又鹽鐵福建院官權長孺坐贓,詔付京兆府決殺。
4.兩漢時大司農掌管租稅、錢谷、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而到了三國時期,由于權力的分散則只能負責這些物資的保管工作了。
5.邁上疏,以租庸、常平、鹽鐵、鼓鑄各分于諸司而總于戶部,發運使無所用之。
6.霍光輔政、鹽鐵論、昭宣中興、西域都護。
7.而一旦穿越了十萬大山,南就是水草豐美、物產豐富的武藏野,北則是商賈市集忙碌、鹽鐵工藝繁華的神武川。
8.此外,亦有由草市、莊市、墟市、村市以及津渡、步頭、驛站、鹽鐵冶場務擴展而成。
9.桓寬的《鹽鐵論》中說,西漢社會承平日久,“貴人之家,蹴鞠斗雞”。
10.可見,鹽官、鐵官、工官、水官皆置于郡縣,主要職責是負責對鹽鐵、手工、水產等項進行管理和征稅。
11.以往的鹽史學界多以鹽鐵會議為轉折點,從鹽業政策的內容變化敘述其發展脈胳。
※ "鹽鐵"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