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術語的形式對術語所表示概念具有的解釋力的大小,可以劃分出形象理據性、范疇理據性和有序性三個理據層級。
2.從詞本位出發,重新對聯綿詞進行探源,就會發現聯綿詞也有其造詞理據,特別是原生造詞階段的聯綿詞。
3.自從科納馬拉被認為世界令人驚奇的自然風景區之后,他就有充分的理據將她稱之為“原始之美”了。
4.正確區分學術腐敗與違背學術道德行為,清晰把握學術腐敗之定義對其有效治理提供了必要的理據。
5.康涅狄格美國醫療應變組織否認勞工局的指控,并稱指控缺乏充分理據。
6.本文試圖從人類評價實踐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兩大哲學基本原則出發,對雙語詞典批評的復合理據進行重點分析,以其對雙語詞典批評理論體系的最終構建有所幫助。
7.史學文本中的文學化現象表現在許多方面,具有必然性和認識論上的某些理據,時常造成歷史認知的變形。
8.“槍”是軍語體系中的基本語詞之一,其詞匯形式和意義的演化存在著一定的認知理據,這是軍語發生認知研究的一個典型個案。
9.第四章是漢語熟語的文化理據。
10.本文主要從語言內部因素方面探討仿擬造詞法的構成理據。
11.人物所采取的主要動作都不是有理據的,因而也是無目的的,所傳遞的是一種一切都不可理喻的思想,是對于自然的無可名狀的荒誕感。
12.他們的主要理據是,五運之說不見于六經,乃陰陽家不經之談,就其本質而言,可以說是與讖緯一路的東西,所以根本就不值得信奉。
13.高風離面色剛毅,義正言辭,正氣浩然,渾身是膽,以理據爭,在氣場上絲毫不落下風。
14.有的訛變形體經過改造,獲得新的構形解釋,可稱理據重構。
15.只有這樣,漢字的文化聯想才能在歷時與共時的解讀中找到接合點,增強理據性、科學性。
16.后來,不知是香港這片福地的風水抑或是物極必反的緣故,那次破天荒的入市行動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亦證明行動本身有其理據。
※ "理據"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