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少年兒童正處人生起步的階段,養(yǎng)成好習慣、好思想、好品德,將受益終身。
2.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3.元顥受制梁國,稱兵本朝,拔本塞源,以資仇敵,賊臣亂子,曠代少儔!何但大王家事,所宜切齒。
4.余謂幽期密約,必無人在旁,是誰見之?兩生斷無自言理,又何以聞之?然其事為理所宜有,固不必以子虛烏有視之。
5.其實豈止是會膩味,只怕還會造成思想的偏頗和心胸的狹窄,大非所宜。
6.懲羹吹齏豈其非,亡羊補牢理所宜。
7.人當自信自守,凡義所宜為,力所能為,心所欲為,而親友挽得回,妻孥勸得止,只是無。
8.建議在缺角位擺放一個紫砂茶壺作“補角”和“化煞”作用,另外廁所宜裝修宜采用綠色為主調(diào)。
9.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
10.陛下春秋鼎盛,精神強固,頭暈眼黑等癥,皆非今日所宜有。
11.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處其宜,故上下無為。
12.且陛下既委之廠、衛(wèi),廠、衛(wèi)必托之番校,此輩貪殘,何所不至,人心憂危,眾目輕(睚)眥,非盛世所宜有也”。
13.斬將搴旗,威振疆場,亦偏將之任,非主公所宜也。
14.即使斬將搴旗,威振疆場,亦偏將之任,非主公所宜也。
15.斬將搴旗,威振疆場,亦偏將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賁、育之勇,懷王霸之計。
16.一、若由潯州取道南寧、百色以出西隆,較之柳、慶繞遠八十英里,甚非所宜。
17.審擇左右。左右善,則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惡分。
18.慶立雕制詭物,造作奇器,用浮巧為珍玩,以譎怪為異寶,乃治國之巨蠹,明王所宜嚴罰者也。
19.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20.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21.民知室居食谷,而未知功力。于是后稷乃列封疆,畫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辟土殖谷,以用養(yǎng)民;種桑麻,致絲枲,以蔽形體。
22.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之所親,有慈慧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倫之序。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23.仁賢之智,圣明之慮,負薪之言,廊廟之語,興衰之事,將所宜聞。
24.一時民氣發(fā)揚,迥異曩昔,斯誠國家之幸,而亦吾人所宜崇高扶植者也。
25.而曹賊運籌演謀,沉毅果決,令行禁止,賞罰分明,唯才所宜,明達不拘。
26.范仲淹曾主張,為政者應(yīng)當“究其所病,察其所宜”,“彼患困窮,我則躋之于富庶;彼憂苛虐,我則撫之以仁慈”,這種情懷,歷千年而不褪色。
※ "所宜"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