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言不慚!勝負未分,罷兵止戈為時尚早,先過幾招再說!
2.高祖脫卻平城之難,意識到匈奴強漢弱的現實,決定罷兵,不言兵事,行黃老術,蕭規曹隨,與民休息。
3.劉協若有所思,好在唐姬沒事,李榷郭汜也能罷兵,這對他而言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4.完顏公主一事,在下萬死猶輕,只是為大宋安寧,在下斗膽懇請完顏將軍罷兵,否則我堂堂六尺男兒,愿捐軀與貴軍決一死戰!
5.我軍屢戰屢勝,攻取襄陽只在旦夕之間,怎么能輕易罷兵呢?
6.兩軍瞬間便混戰一處,是時已經黃昏,風雨暴至,雙方便各自罷兵,引軍各自回營。
7.以色列人問耶和華說,我們當再出去與我們弟兄便雅憫人打仗呢?還是罷兵呢?
8.真宗景德元年,遼軍大舉入寇,震驚宋廷,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力諫真宗御駕親征,與遼兵大戰于澶州,后訂立澶淵之盟,遂兩國罷兵,化干戈為玉帛。
※ "罷兵"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