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面催著下面,下面逼著上面,基層干部和老百姓互相埋怨,到了最后,雙方都忘記了上面的事,移民變成了基層干部和農民之間的牽制、脅迫和賣人情。
2.北宋末期因保甲法實施不當,民間盜賊蜂起,蘇軾深知事關保甲法,其中關竅甚多,萬一激出民變,那他蘇團練可真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3.布防分為五大汛防區,重點在防止民變與查禁走私,塘的設置呈網狀結構。
4.而*彎歸清之后,陸續爆發民變,所謂“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包括被乾隆列入“十大武功”的林爽文事變,其實都是漢留組織與天地會兄弟的義舉。
5.居然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國民變成肉畜讓大牙帝國吃掉?李思林氣憤地說:“這個扶桑國,簡直是無恥到了極點!!”。
6.這次等于是抓了現行犯來見官,沒有狀紙,方應物便口述道:老父母在上,小民見官是為譚公道敲詐勒索、并激起我村民變之事。
7.昔日東瀛狂侵略,燒殺掠搶婦孺屠。瞬間領土居狼犬,頃刻黎民變仆奴。血漉山河瀕絕境,尸填坑壑失前途。八年抗戰驅倭寇,國恥銘心罪待誅。九一八紀念日,銘記歷史,警鐘長鳴,努力奮。
8.宜興民變發生在崇禎六年、七年,是宜興下層民眾自發反抗官紳勾結的一次大規模群體性抗爭行為,持續時間較長,波及周邊府縣,影響較大。
9.一個共和國的不幸,就是它不再有陰謀秘計的時候。這情形發生在人們用金錢腐化了人民的情況下。這時人民變得冷靜了,熱衷于金錢,而不再熱衷于國事了。孟德斯鳩?
10.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被不孝子孫忘得一干二凈,民變也就在所難免了。
11.上月饑民李大志在雙澗集起事后,安徽北數府鳳臺,蒙城,宿州,懷遠等地接連發生民變。
12.第四章是民變個案的研究,主要以1910年萊陽抗捐抗稅運動和1910年長沙搶米風潮為實例,從微觀角度研究民變。
13.清楚的是,隨著財產所有權、財富的蔓延和公民變得世故,把施政留給愷撒的宿命論和被動性的歲月快速進入尾聲。
14.竹葉山多位村民送伢出國留學他們最盼望“拆二代”能立起來江岸區竹葉山村是我市最早實現改制的“城中村”,現在村民變股民,村里成立了竹葉山集團。
※ "民變"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