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記得前朝時孟家曾五進士二翰林一帝師,名聲赫赫,連我在邊鎮(zhèn)也久聞其名。
2.我看大人十載寒窗,方把結(jié)了個進士出身,受了多少辛苦,始為懷慶的太守,若因此事誤了功名,豈不可惜!
3.吉水人,明宣德進士,官至刑部左侍郎。
4.在同科“進士”中,有官員,也有商人,妙用無窮。
5.可他畢竟是進士出身,礙于祖訓,趙佶除了貶官,還真拿他沒辦法。
6.不過這余小姐也是不櫛進士,學富五車。
7.蘄州,“水淹紅石頭,狀元滿街游”,流連鎮(zhèn)區(qū)內(nèi)一條不足500米的東長街,尚書府、將軍府、御史坊、進士第競相毗鄰,異彩逝去,風華依舊。
8.七個進士苦思冥想到五更天也難對出下聯(lián),其中六人只得退場。
9.在考試程序方面,唐代省試中逐步建立了進士、明經(jīng)等常科科目三場考試制度,從技術(shù)層面避免前場落第再參加后場考試等舞弊行為(造 句 網(wǎng))。
10.21歲時和柳宗元一同考中進士,后入朝當了監(jiān)察浴史,其文才武略得到了王叔文的賞識。
11.即使如伊秉綬、包世臣、何紹基、鄭板橋、趙之謙等“逃出”館閣體諸人,都是舉人、進士出身,都曾是館閣體中人。
12.始祖,字遠寶,行二世居隴西年二十四舉進士,又舉博學鴻詞為太子校書,年二十九逝世于京師,遷葬慶義鄉(xiāng)地名嵩原配。
13.就是世子吳世勛這個進士也因為身份問題既不能外放做個知縣,又不能在京城做個要害崗位,只能在禮部這個清水衙門坐個清水的冷板凳。
14.京張鐵路建成后,詹天佑獲宣統(tǒng)賜工科進士,任留學生主試官等職。
15.長子禮貴少年考中秀才,意氣洋洋曾立志成為夏國進士,只是連續(xù)三屆也再沒報希望了,回到老宅經(jīng)營起了族中的酒樓,人送外號溫秀才。
16.史家義時每年都舉行科考,分別為春試童生、舉人,秋試秀才、進士。
17.夷陵州人劉一儒,是沈德符祖父的同年進士,劉一儒的兒子叫劉戡之,“少年美豐姿,有雋才”,娶了張居正的獨生女兒。
18.這位楊爺進士出身,工筆札,有口辯,在崇禎帝面前朗朗開言,天文地理五行兵書無所不通,確實唬住了皇帝。
19.朝廷以素知名,特賜同進士,授亳州鹿邑主簿。
20.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qū)蕭穎士,二十七歲中進士,儒釋道三教無不精通博識,文章學術(shù)知名當時,但性情暴躁,恃才傲物。
21.源乾曜進士出身,氣質(zhì)極佳,所謂神清目爽。
22.四川井研人,清光緒進士,著名經(jīng)學家。
23.當時還流行一種給男方的所謂的“系捉錢”,為釣到“進士婿”,有的富商甚至會拿出千余緡的“系捉錢”來誘惑,自愿上鉤者亦有不少。
24.宋亡,粵籍讀書人與南宋遺民無比悲痛、憤懣,他們隱跡埋名,遁居山林,無意追求功名,有元一代,粵省亦幾無一人中進士者。
25.次年,庚戌科會試聯(lián)捷進士,時年29歲,少年得志,名動京城,更震動老家高密縣。
26.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nèi)閣,預機務(wù)。
27.劉居安是三甲進士出身,當肅寧知縣也有兩年,自然曉得方家不是好惹的,門口那根六丈高的鐵旗桿可不是隨便就能豎起來的。
28.由此一來,春闈過后新進士都要到主考官的府上拜碼頭,稱主考官為座師,自己則以門生自居。
29.少……少主,天家恩賜張兄同進士出身,正九品下登仕郎。
30.正德進士,讀書西樵山,經(jīng)史精治,嘉慶年間官至尚書。
31.可憐的馬中錫還蒙在鼓里,他本是文進士出身的文官,如今不辭辛勞親自領(lǐng)兵出戰(zhàn),滿腦子卻是盤算著捉到萬仁之后如何向朝廷請功。
32.劉東星隆慶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
33.如今我僥幸得中進士,剛赴縣令任上,正是容易意氣飛揚、頭腦發(fā)飄之時。
34.陳摶早年舉進士不第,開始隱居武當山九室?guī)r,后來到華山云臺觀隱居,與隱士李琪、呂洞賓為友。
35.講到長安城外涇河邊,兩個賢人,一個漁翁叫張梢,一個樵子叫李定,兩人是不登科的進士,能識字的山人。
36.他常想推賢進士,讓朝廷得幾個律令人才。
37.若南人妄以柳宗元為羅池神,而愈撰碑以實之;李賀父名晉,不應(yīng)進士,而愈為賀作《諱辨》,令舉進士;又為《毛穎傳》,譏戲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紕繆者。
38.其實,他的祖上并非明新州的當?shù)厝?實為距此數(shù)千里之遙的龍化州人氏,先輩曾出過武進士,系當?shù)匾恍⊥濉?/p>
39.李彥密,進士,官卞梁路郾城縣尹。
40.以八金買倡婦,實為親王孫女、相國侄婦、進士夫人。
41.代宗在御案翻開了一沓進士卷子的最上面一張,開卷有益,第一張卷子便看得代宗飄飄然。
42.方守業(yè)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坐在長凳上大馬金刀,可就是這樣一個粗獷的人物,卻是一位進士,也是玉海府的正五品府將軍。
43.等到一個小進士熬到八府巡按,沒有二十年也要十年時間,蘇三早就化成灰了。
44.第一個,自然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眉州眉山人,科舉進士,以詩、書、畫名標青史的大文豪,幾度宦海沉浮,仍舊保持著豪邁灑脫的風度。
45.月倫主雖有足疾,足不能躡地,然善騎射,好劍擊,嘗射雕獵虎;猶習水性,嘗日涉黃河九曲;喜讀書,自詡“不節(jié)進士”。
46.附屬文物有進士匾1塊,禁約碑1通,永古千秋碑1通,永垂不朽碑1通,石屋土神廟1座等,都具有較高的人文和民族史學價值。
47.第六根柱子上,刻的是清乾隆進士于敏中補刻柳公權(quán)所寫的蘭亭闕筆。
48.父親薛湘千辛萬苦,人到中年才考中進士,成為府學教授,他以“學有根柢,則枝葉自茂”教導孩子。
49.子圖、陶、韜,三人皆登進士,揚歷清顯。
50.南海疊滘江頭村,江氏宗祠前有江孔殷中進士后立的旗桿夾。
51.因為《珠簾寨》沒有演出,我準備想今年春節(jié)演《珠簾寨》,還有《四進士》。
52.她以升平署的昆腔高腔劇本為藍本,翻成二簧,將《楊家將》改編成《昭代簫韶》,《四進士》編成《節(jié)義廉明》等,這些戲均出自內(nèi)廷太后之手。
53.僻處一隅的固始吳家,卻是河南清代科舉的一抹亮色,吳其濬的祖父、父親、兄長都是進士,母親是翰林院庶吉士許家齊之女。
54.而忠賢街上原有十座牌坊,在當時僅存且恰存四座,分別為乙丑進士坊、承恩五代坊、奕世臺光坊、戊辰進士坊。
55.陳碧娘的丈夫姓許名漢青,福建晉江東石人,是唐德宗壬午科進士擢遷兵部尚書郎許稷的裔孫,中進士后授為文信郎。
56.此次展覽還集中展示了部分記錄有*彎進士名字的大小金榜、進士齒錄等史料,具有較高的學術(shù)研究價值。
57.城東南的曲江、杏園一帶春意更濃,新進士在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傾城縱觀于此”,新進士們“滿懷春色向人動,遮路亂花迎馬紅”。
58.兩人俱是前隋時的進士,后天下紛亂便掛冠而去了,不過,現(xiàn)在好像是香滿樓的幕后大老板!
59.三子李景岱乾隆五十九年考中舉人,嘉慶六年考中進士,歷任河北平鄉(xiāng)、邢臺、清苑、獲鹿縣知縣。
60.孔圣人后裔衍圣公便定天下書生根據(jù)文力的不同分別定級,分別是秀才,舉人,進士,翰林,大學士,大儒,半圣,亞圣,圣人。
61.郝天挺少年早慧,即以善作詞賦著稱,因早衰多疾,厭倦科舉功名,以后雖曾得中進士,兩次參加廷試,當了太學生,但無意于仕途。
62.他沒有父蔭,19歲就中舉,26歲中進士,是靠個人。
63.就在司馬光到館閣上任的當月,仁宗皇帝親臨崇政殿策試賢良方正及武舉進士。
64.除為文進士設(shè)立的“瓊林宴”外,還有為武進士舉辦的“會武宴”,均群英薈萃、金鼓喧闐、排場浩大。
65.‘十年不第進士,則勿謂吾兒,吾亦不謂有兒往矣’……臣佩服嚴訓,不敢弭忘。
66.第三任偽縣長鮑文,字功宇,珠海山長人,日本留學生,光緒帝賜其為同進士。
67.本報訊(記者趙爭耀)4月18日,記者從戶縣文物管理處獲悉,戶縣清代進士陳樹楠題寫的書匾“沒世難忘”,近日在戶縣甘河鎮(zhèn)晏平寨村被發(fā)現(xiàn)。
68.殿試,亦稱廷試,由皇帝或欽命大臣主持,只有貢士才有資格應(yīng)試,考中者稱為進士,進士中的第一名稱為狀元。
69.第三甲的進士賜同進士出身,被稱為同進士或三甲進士,在進士里級別最低。
70.這本書的作者,是廣東信宜縣的進士李崇忠,他曾在四川做過小官,雖然沒什么宦跡,卻很擅長科舉文章寫作。
71.次年,14歲的晏殊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時入殿參加考試,從容應(yīng)試,援筆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賞,賜同進士出身。
72.晴天霹靂!他穿越了!雷電交加!他的姥爺叫忠賢,姓魏!還好,他不用念八股就能中秀才,還能中舉人,還能中進士!他只要對貪官說:“知道我姥爺是誰不?”。
73.壬戌科是春闈,中了壬戌科,自然就是進士出身。
74.最高一級考試是“殿試”,也叫“廷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考試,考策問,考中者統(tǒng)稱“進士”。
75.播,天寶中舉進士,補校書郎,累授萬年縣丞、武功令、殿中侍御史、刑部員外郎、萬年令。
76.幾日前,他府上的常客康有為,康大學子,可能是覺得自己寫了那么好的策論都沒中進士,心中有些怨氣;又或者,這位先生是想學學清流泣血上書,針砭時弊。
77.他進士官就是個銅打鐵鑄的,盡管隨性做去,只會有好評如潮,人皆稱頌而已,沒人敢說他半個不字。
78.李瑯以前寫穿唐文那會曾查閱過一些資料,記得大唐天寶四年乙酉科進士試題,就跟這個題材基本相同。
79.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是遣唐留學生,在中國長安進唐太學讀書,后考中進士,常與唐代詩人王維、李白等交往。
80.,使選官的終決權(quán)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讓進士們對皇帝終生感恩戴德,情愿做牛做馬,效忠前后。
81.在考試程序方面,唐代省試中逐步建立了進士、明經(jīng)等常科科目三場考試制度,從技術(shù)層面避免前場落第再參加后場考試等舞弊行為。
82.個山綮公……少為進士業(yè),試輒冠其儕偶,里中耆碩,莫不噪然稱之。
83.許杏林說,通過這本《會試闈墨》可以看到,當年有276人中進士,而且有名有姓,非常確切,這與《清史稿》中的記載不盡相同。
84.康熙皇帝對陳廷敬有“房姚比雅韻,李杜并詩豪”的評價,乾隆皇帝親書“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楹聯(lián),對陳氏家族予以褒獎。
85.黃岸是黃帝的一百零一世孫,唐朝的進士,官居廣西桂州刺史,后定居福建。
86.大歷中,隴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進士擢第。
87.為了中舉人、考進士,被皇家選中,繼而成為官員,但錄取名額實在有限。
88.“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wù)”。
89.宋明時期,莆田方氏科舉盛況空前,科甲人物競達360(進士和舉人)多人.
90.碑文撰寫者苑曾揚為當?shù)剡M士,在碑文中透露了清末新政在朝野中的反應(yīng),并說明了鄉(xiāng)間修橋鋪路雖然是民間小事,但關(guān)乎國計民生。
91.蔡興宗自以職管銓衡,每至上朝,輒為義恭陳登賢進士之意,又箴規(guī)得失,博論朝政。
92.他于1898年考中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xié)修、直隸提學使等職。
93.他是進士,然而以他的性格而遇上這種事情,不罵三字經(jīng)何以泄心中之憤?或許高第不敢見他的面,否則被他飽以老拳、毆打上司的事都可能發(fā)生。
94.要知道,每三年一次的春闈,總共才錄取進士五十人。
95.橫眉南北分別刻有“旌表已故儒童陳讓妻陰氏節(jié)孝坊”、“賜進士出身署滎陽縣事山右張翼立”字樣,浮雕精美。
96.這一類新進士人“重詞賦而不重經(jīng)學,尚才華而不尚禮法”(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
97.官報廳在學士府的正南面,兩邊的木板墻上就貼滿了當時的捷報,有中舉人的捷報,有中頭等狀元的,也有中進士第四名的捷報。
98.唐調(diào)露二年,劉思立為考功員外郎,以進士試策滅裂,請?zhí)?jīng)以觀其學,試雜文以觀其才。
99.當時一個金國鐵匠,花八兩銀子得到一位女子,竟是“親王女孫、相國侄婦、進士夫人”。
100.林節(jié)高之子林起宗,字長巖,清世宗順治三年(1645年)進士,初任永平府推官,公正廉明,清守自持,一塵不染,民賴以安。
※ "進士"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