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為,不管是尚書大人,還是那個皇子貝勒,他無論選擇那一方,都會得罪對方,而且這些人力量相差無幾,隨時可能舍卒保帥。
2.蘇某之字,東涂西抹、春蚓秋蛇,焉敢于宋尚書面前班門弄斧?
3.當時,陳泰作為尚書,也去參加這次謁陵。
4.從文獻來看,比較集中地記載先秦官制有《尚書》的《周官》篇和《荀子》的《王制》篇,《周官》已經亡佚。
5.乾隆年間,尚書和紳和侍郎紀曉嵐在花園飲酒。
6.“朕心自有權衡,無庸該尚書等鰓鰓過慮。
7.二樓除去溥儀祭祀祖先的奉先殿外,還有尚書府辦公室和清宴堂。
8.不過今年寶鋆卻是格外的忙碌,戶部尚書沈桂芬去職,滿尚書桂清人品端正是端正,但部務上頭,一來能力有限,二來也要兼辦內務府的差事,必然的不可能總攬全局。
9.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繡”。
10.唐朝戶籍的編制時間遵循“每一歲一造計帳,三年一造戶籍”的規定(《唐六典》卷3《尚書戶部》)。
11.郭宗熙曾出任溥儀滿洲國尚書府第一任大臣。
12.蘇氏生有二子一女,其子永瑢過繼給允禧為孫,善詩文、丹青;其女和碩和嘉公主下嫁孝賢皇后之弟傅恒的公子、尚書福隆安為妻。
13.漫步水街,參觀胡氏宗祠、胡宗憲尚書府、奕世尚書坊等,感受徽派文化與藝術。
14.兵部尚書府內很大,亭臺樓榭,勾梁畫棟,使人覺著重重疊疊的一個院落挨著一個院落。
15.蓋由史遷不見古文尚書,故說乖誤。
16.地里位置極佳,離著皇宮也就是十五六里,前邊是鬧市區,后邊是翠華山,可以說是鬧中取靜,不過嚴尚書定下了一百二十萬兩銀子不劃價,不誠心者不接待。
17.鐘繇不負厚望,刻苦用功,長大后被潁川太守陰修舉薦為孝廉,做了尚書郎,在宮中任過廷尉及黃門侍郎,成為皇帝身邊的侍從官。
18.有一位官階二品的工部尚書,不惜花重金買回一條馬尾裙,倍加寶愛。
19.遵彥即命德林制《讓尚書令表》,援筆立成,不加治點。
20.朱由校不禁心中感慨,雖然遼沈之敗的這個黑窩讓崔景榮背有點冤,畢竟他從宣大總督升為兵部尚書沒多久。
21.早在我國西周時期的經典著作《尚書》就提出“罪疑惟輕,功疑為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的主張。
22.龍川村位于績溪縣城東11公里,村內擁有龍川胡氏宗祠、奕世尚書坊,胡宗憲尚書府也坐落在該村的上村與下村之間。
23.盧植字子干,涿郡涿縣人,博識有志,任過太守、尚書等職。
24.兩位顯赫人物相隔60年,都任過“尚書”之職,享“宮保”之銜,故稱“奕世尚書”、“奕世宮保”。
25.(《尚書》)“德不稱位,能不稱官,……不祥莫大焉。
26.帝升御坐,尚書令以下就席位,尚書三公郎以令著錄案上,奉以入,就席伏讀訖,賜酒一卮。
27.石亨曾薦陳汝言為兵部尚書,不上半年,贓私狼藉,抄沒財物于大內廡下者累累。
28.設部以后,以尚書及左右侍郎為主官,監督執行有關部、電、路、航的政令,袁長坤當仁不讓地出任郵傳部電政負責人。
29.君房下筆,言語妙天下,使君房為尚書令,勝五鹿充宗遠甚。
30.魏文帝即位,領著作郎,除安東將軍、都官尚書,兼七兵、殿中二曹事。
31.在回答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提到“轉變發展方式知易行難”時,*理也引用了“知易行難”,該詞最早出自《尚書·說命中》中“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32.淄博周村萬家村是明清畢姓兩代尚書府第及明朝吏部尚書萬安之祖籍,從村中留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筑中,仍能感受到當時的名門望族景象。
33.李肇曾任尚書左司郎中、翰林學士,唐憲宗元和中為中書舍人。
34.仆于尚書,人地本懸,至于婚宦,不至殊絕。
35.其祖父衛瓘,晉惠帝時位至太保,父親衛恒,官至尚書郎,是著名書法家。
36.著名文學批評家,著有《中國文學批評》、《中國散文概論》、《春秋三傳考證》、《左傳通論》、《尚書今語》等多部。
37.據廊坊市永清縣居民高女士介紹,位于永清縣三小附近的尚書府小區晝夜施工,產生巨大噪音污染,周圍居民苦不堪言。
38.再下一代,王以銜大魁天下,中了乾隆六十年狀元,官至尚書,其弟王以铻中了當年會元。
39.英宗復僻后,石亨,徐有貞,等封爵賜官,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文被殺。
40.通檢尚書眾曹東昏時諸諍訟失理及主者淹停不時施行者,精加訊辯,依事議奏。
41.而著名學者閻崇年則用出自《尚書》的“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一句慶賀世博和中國元素活動。
42.子儀堅辭尚書令,代宗國葬李光弼。
43.又過了三個月,張方脅逼惠帝到長安,尚書仆射荀藩等人留在洛陽,恢復了羊獻容的皇后地位。
44.“江漢朝宗”出自《尚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意即江漢匯流,朝宗歸海,猶如各路諸侯去朝見天子一樣。
45.《尚書·五子歌》里的歷史故事,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46.王尚書當然指的是王在晉,此人在清修明史中背描繪成了一個十足的窩囊廢,完全就是用來襯托孫承宗和袁都督的光輝形象的綠葉。
47.遵義之名始于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取義于《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48.《尚書》中第一次記載了“天圓地方”的概念。
49.傅恒為滿族鑲黃旗人,為沙濟地方富察氏,曾祖父哈什屯為內大臣;祖父米思翰為戶部尚書;父親李榮保為察哈爾總管。
50.陳重與雷義兩人同時官拜尚書郎,雷義因為代人受罪,被免職。
51.十月,借工部尚書充賀正使,與館伴賓射,一發破的,眾驚異之。
52.孫鑨系明吏部尚書,原先墓前石人石馬俱全,后此處已改辦鄉鎮企業,面目搞得全非,如今尚一具石翁仲。
53.(明吏部尚書陸光祖語)此后徐氏子孫累世業儒,文風日振,而樟木日漸寢枯,晚宋有名士去其旁木,改名章林,取“文章如林茂盛”。
54.其中觀象臺的發現,印證了《尚書·堯典》所記載的堯“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的歷史功績。
55.漢武帝時,從孔子故宅屋壁中又發現了用古籀文書寫的古文《尚書》十六篇,此十六篇晉永嘉之亂后亡佚。
56.字時泰,明代松滋人,官至兵部尚書。
57.其曾祖父哈什屯,為內大臣;祖父米思翰,為戶部尚書;父親李榮保,為察哈爾總管。
58.不敢,下官宣帥幕府贊畫,兵部尚書左司郎中蕭……那個言,見過貴人!卻不知貴人官諱上下如何稱呼?
59.《尚書·洪范》說周武王問政于箕子,箕子建議他除了“謀及卿士”、“謀及卜筮”外,還要“謀及庶人”。
60.唐貞觀十六年,改名遵義,名稱取自《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61.張榮華的大哥在家譜中記述“滿族人丁不旺,以尚書里250余戶族人而言,有85%是絕戶,其次就是單根獨苗[造 句 網]。
62.載振自在內廷當差以來,素稱謹慎,朝廷以其才識穩練,特簡商部尚書,并補御前大臣。
63.奕劻70大壽,慶王府大開祝典,全國各省督撫以及京城的尚書侍郎等紛紛備上厚禮,送禮的車馬把地安門外大街塞了個滿滿當當。
64.到清時,大學士贊理機務,表率百僚,但兼殿內及六部尚書銜。
65.光武皇帝,慍數世之失權,忿強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政歸臺閣(即尚書臺),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
66.哪知找到張青云后,他卻不肯相認,王憐娟舉目無親,在客棧生下孩子后,含恨而死,適逢蔣尚書巡視江南,得知詳情,力斬張青云。
67.本報訊日前,明代著名三尚書之一的惠州人葉夢熊墓在惠州西湖邊被重新尋出,惠州市有關部門在制定西湖規劃中,已有了修復葉夢熊墓的具體規劃。
68.順治帝查明事情真相,即命大學士寧完我、尚書陳之遴詰問李三,把他和李天風依法處刑,并一舉將其余黨連同馬商潘文學、李運長一伙人處以斬刑梟首。
69.又徙吏部尚書盧毓為仆射,即令何晏代任,進鄧揚丁謐為尚書,畢軌為司隸校尉,李勝為河南尹,拔茅連茹,交相慶賀。
70.化及僭帝號,以矩為尚書右仆射,加光祿大夫,封蔡國公,為河北道宣撫大使。
71.但事實上李靖確實是一位出將入相的人才,但這老狐貍太狡猾,他深深地懂得功高震主,物極必返的道理,所以他在任尚書仆射期間,史書上說他:恂恂似不能言。
72.遷尚書左仆射,未拜;會護軍崔慧景自京口奉江夏王內向,瑩拒慧景于湖頭。
73.《晉書·周傳》中記載了當時任尚書左仆射的周“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子”的故事。
74.上其夜與尚書仆射徐湛之屏人語,至旦燭猶未滅,門階戶席并無侍衛。
75.……尚書仆射代國公靖,器識恢宏,風度沖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運始,效績邊隅,南定荊揚,北清沙塞,皇威遠暢,功業有成。
76.朗府是刑部尚書,朗天驥的府邸。
77.修訂法律大臣沈家本,時任刑部侍郎,主張建立新式監獄,并與時任法部尚書的戴鴻慈就監獄改良、建設新式監獄進行了多次討論。
78.順治十二年,加太子太保,攝刑部尚書事,后因事被奪官削職。
79.這魏廣微當了大學士后,應當說是吏部尚書的上司,他以子侄輩的禮數三次登門拜訪,趙南星閉門不納,而且對人說“見泉(魏允貞的字)無子”。
80.時傅嘏為尚書仆射,常獻策謀,終于大破叛軍。
81.加之尚書令尹勛被殺,尚書臺形同虛設,朝廷政務已經完全由宦官操縱,一時間,諸宦官及阿附者彈冠相慶,而士大夫們莫不喪氣。
82.齊仆射崔季舒、黃門侍郎郭遵、尚書右丞封孝琰以極言蒙難,季舒子剛、遵子云、孝琰子君遵并及淫刑,宜免內侍,褒敘以官。
83.尚書仆射唐林爭之,上以林朋黨比周,左遷敦煌魚澤障候。
84.萊山區萊山鄉車家疃村有個人,和尚書府沾點親戚。
85.靈帝即位,為太傅、錄尚書事,與大將軍竇武共同謀劃翦除宦官,事敗而死。
86.宏先又遣偽尚書盧陽烏、華州刺史韋靈智攻赭陽城,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拒守。
87.諸葛怡離開后,便聯系了幾名三千軍將士,整天在渤泥國宰相,尚書等許多柱國大臣府附近轉悠。
88.沒過多久,蔣琬又升了官,任大將軍,兼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
89.在歷史上,韋貴妃的第一任丈夫是隋代大將軍、戶部尚書李子雄之子李珉。
90.但當年九月,剛當了兩個月皇帝的劉粲,即讓掌管兵權的大將軍、錄尚書事靳準殺掉了。
91.這一時期,他的學術研究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其代表作有《殷虛卜辭綜述》、《中國銅器綜錄》、《西周銅器斷代》、《漢簡綴述》、《尚書通論》等。
92.女子揚揚得意的看著慕凌云,“家父姓劉,在朝中當尚書一職。
93.訊實奏聞,文宗法外施仁,傳旨宗人府及刑部尚書宣示朱諭,賜其自盡。
94.盧尚書,你看這,虎只是希望能得二位相助,開疆拓土,怎么到皇甫兄那兒就變成結黨營私,拉山頭了呢。
95.云氣入,黃,為喜;黃而赤,尚書出鎮;黑,尚書有坐罪者。
96.冬十月甲午,貶尚書左丞薛邕為連山尉,坐贓也。
97.時人對徐勉的無私佩服之至,送其雅號“風月尚書”,“止談風月”也成了歷史典故。
98.貞元十六年登第,歷官至鎮州宣慰副使、尚書郎、饒州刺史。
99.一次,郵傳部尚書空缺,奕劻示意眾人,此缺當售銀三十萬兩。
100.李昪心意已決,讓李璟擔任諸道兵馬大元帥、判六軍諸衛、守太尉、錄尚書事,向眾大臣挑明了:這就是世子。
※ "尚書"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