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
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可漸漸地就又郁悶起來了。
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關鍵在營造一個正氣沛然的“場”。
4.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泥沙俱下,與之俱黑,道德滑坡的社會大環境如此,又如何唯獨要求校園保持清高?
5.風氣好,可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塑造人,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6.我國古人也注意到這一現象,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后漢書》中有“久入鮑魚之肆而不覺其臭”的說法。
7.有句話是這么說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蘭芝之室久而自芳。
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環境對人的意識和行為會產生重要影響,如果社會環境風清氣正,那些蠅營狗茍的念頭也會得到抑制。
10.一面與眾官寒暄,一面暗自直搖頭,文官體瘦身虛,武官毫無殺氣,戰斗力可想而知。
11.蓬生麻間,不扶自直,白紗入緇,不練自黑,彼蓬之性不直,紗之質不黑,麻扶緇染,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猶蓬紗也,在所漸染而善惡變矣。
12.將規則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達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進而涵養公共意識,是融入現代文明的第一步。
13.俟自直之箭,則百代無一矢;俟自圓之木,則千歲無一輪。
※ "自直"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