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2.不比和皇城達官貴人打交道,人前人后盡是溫良恭儉順,背后單手袖藏刀。
3.你為人處事做到溫良恭儉讓了嗎?
4.誠實篤信,豁達大度乃是為人之本;以和為貴,實事求是乃是處事之徑;三省吾身,溫良恭儉乃是修身之道;低碳環保,綠色生活乃是發展之觀!
5.有些中國人很熱衷于列舉中國人如何聰明能干,如何溫良恭儉讓,文化歷史如何燦爛,希望由此證明中國人并非劣種,應獲尊重。
6.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7.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于保泰持盈。
8.但她仍一本初衷,恭儉仁厚,謙讓自抑,不喜笑謔,事上謹慎柔順,處下矜惜慈愛,天下都稱她為賢后。
9.有一類修行人,他們整天討論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等修身功夫。
10.修身以寡欲為要,行已以恭儉為先。
11.溯自大漢初隆,及中興之世,文明二帝,德化尤盛,觀其理為易循易見,但恭儉守節,約身尚德而已。
12.今儲宮肇建,王府復啟,愿采溫良、博聞、恭儉、忠鯁者為之僚友,仍請東宮置拾遺、補闕,使朝夕講論,出入侍從,授以訓誥,交修不逮。
13.警探憑兇案的溫良恭儉讓,三天之內便把兇手逮捕了。
14.故自修者,必恐懼以除患,恭儉以避難者也。
15.平易近人軟玉溫香溫良恭儉讓溫潤而澤。
16."上網"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
17.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溫良恭儉讓是要不得的。
18.恭儉自勵,布衣蔬食,所居之室,積書而已。
19.必先進賢退不肖以清其時,用能去不能以審其材,恩信號令以結其心,賞功罰罪以盡其力,恭儉節用以豐其財,徭役以時以埠其民。
20.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員,其人先前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
21.治禮、務恭儉,迂執信古而負大志,典型的書生本色。
22.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
23.一貫驕傲奢侈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恭儉節約,謙卑養德,禮為教本,敬為身基,於是驚視自失,斂容抑氣。
24.為讓所推,恐其圖己,恭儉自勵,布衣蔬食。
25.他為政清廉,好善嫉惡,歷仕真、仁、英、神宗四朝,官居宰相;又性情至孝,恭儉好修,與人言必盡敬,雖微官及布衣謁見,皆與之有禮。
26.只求她溫良恭儉敬姑嫜,再休想花容月色,但得個賢慧足矣!蠢子是吾兒,休想伶俐的,聰明的惹是非,剛強的把人欺。
※ "恭儉"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