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張灝《學山堂印譜》(1633)、周亮工《賴古堂印譜》(1677)和汪啟淑《飛鴻堂印譜》(1675)為代表的總集式近人印譜,被稱為明清之際印譜之“三堂”。
2.我這輩子只學過三堂風琴課,然后就知難而退了。
3.三堂、六廳之下,孔府的屯戶、佃戶也按保甲編伍,實行保甲制度。
4.老師連上三堂課,嗓子都沙啞了。
5.穿越了時空,領略了古代衙府的風貌,最值得凝神駐足的,便是從大門到三堂,處處建筑物上均有的匾額楹聯了。
6.一心讀遍圣賢書,三心二意無益處,四書五經勵我志;五洲四海任我游,三堂二課皆用功,一生前程始于此。
7.恩,這是上三堂三位大人和宗主大人才能發出的特急件。
8.那些仁、義、禮三堂袍哥的首領們經常利用賭場大撈油水,輸打贏要,估吃霸賒,抓拿騙吃,無所不為。
9.甄衛又把飛霞狠心拷打了三堂,可憐打得寸骨寸傷,好個烈性女子,依舊咬定牙關,不供一字。
10.李淑芳、侯紅琴、張濤等演出了秦腔傳統戲《游龜山》、《火焰駒》及經典折子戲《三堂會審》、《打柴勸弟》,隨后24位資深戲迷也挑起大梁,登臺獻藝。
11.在堂屋,家翁家婆再加上小叔子,對李小梅和那叫黃佰玲的男人三堂會審,李小梅倒是巾幗不讓須眉,光棍得很,一力承擔所有罪名,狐貍精也好,**也罷統統認帳。
12.在鄭峰的工作室——竹三堂,可以看到一只只斗笠茶盞,名喚“青箬笠”,取自張志和《漁歌子》中的詞句:“青箬笠,綠蓑衣”。
※ "三堂"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