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陜甘總督松筠,依當年諸葛亮疑冢說而壘;“武侯之墓”。
2.劉家大院建在北運河的堤埝之下,院內大小房屋上百間,雖然門楣頹然,建筑老舊,然而清嘉安詳,頗為別致。
3.清嘉慶二年,農民起義軍首領王聰兒率領大軍駐扎洞中抵御清軍,憑著險要地勢,使清軍未能攻克,如今,當年抗御清軍所筑的寨門和炮臺仍留存洞口。
4.清嘉慶皇帝圣旨現身永寧大夫第。
5.清嘉慶年間,白蓮教聶杰人、王聰兒相繼作亂,持續八年,勢力蔓延江淮大部分地區,先后有60余名教首被抓獲并處以死刑,但教民卻越來越多。
6.笑將人間入畫山水清嘉,牽鹿飲溪水罷知己酬答,畫作紙上天涯此生有涯,惟只攜手共話。照墨?
7.顧星樓的兒子、后為清嘉慶舉人的顧地山,曾任上海縣教諭、淮安府清河縣訓導。
8.清嘉慶十二年進北京,到崇外花市附近一家小成衣鋪學徒。
9.樓下額寒拾殿,供寒山、拾得塑像,扇面墻嵌千手觀音像碑,為清嘉慶年間物有蘇州狀元石韞玉題字。
10.從清嘉慶年間的職思其居,到道光年間的明經堂,家家有雕梁,連天井鋪的“獅子滾繡球”圖案都依稀可辨。
11.可惜他抗清殉難后作品散佚無存,到清嘉慶年間王昶輯印全集時,已經慨嘆有些集子不能見到。
12.清嘉慶年間的“紫地粉彩海屋添籌雙耳瓶”,設色精致華麗,頗有清中期宮廷山水畫之神韻。
13.清嘉慶間刊本荊石山民《紅樓夢散套》插圖。
14.清嘉慶元年,白蓮教起義軍首領王聰兒,以湖北口為據點,與清朝大將額勒登保等大戰月余,消滅清兵萬余人。
※ "清嘉"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