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知道三分鼎足,盡癡心六出祁山!安老爺聽了,想道:這兩段自然要算歷代帝王將相了。
2.北周、北齊、陳國三分鼎立的后三國時期。
3.王者迭興,千載難逢,是建齊桓公、晉文公之功業(yè),來輔助國家;還是三分鼎足,連橫合縱,也應該看時間而定。
4.欲遂立桓、文,輔微國,當勉卒功業(yè);欲三分鼎足,連衡合從,亦宜以時定。
5.當今武林可謂三分鼎足,北有少林,東有蒼龍,丐幫遍局天下。
6.‘;衍生世界末日之感,災難的乞求‘禱告的的深淵,覺之滅頂之難分鼎劃世部落首領(lǐng)開始暴戾恣睢,對望他們的血紅巨眼,莫幾百人是不夠他大快朵頤的.
7.然而,自從那一場金融風暴掃過,基地派便退出了三分鼎立的大勢,瀕臨破產(chǎn)樹倒猢猻散的尷尬境地。
8.詔書中所稱蜀漢二主,三分鼎立之權(quán),任囂、尉佗之謀,實在讓人感到痛心。
9.話說建安十六年,劉備在荊州,孫權(quán)在江東,曹操坐鎮(zhèn)北方中原,天下三分鼎立的局勢,已經(jīng)漸漸形成。
10.運籌決算有神功,二虎還須遜一龍。初出便能垂偉績,自應分鼎在孤窮。羅貫中?
11.十方諸道,八方乾坤,三分鼎立,一分天下,萬物有引。
12.直至兩千年后,東方蓬萊王,北方瀛洲王,西方方丈王,三大王一王統(tǒng)治一國,將天下三分鼎立。
13.大漢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tǒng)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如今三分鼎立。
14.豫州當日嘆孤窮,何幸南陽有臥龍!欲識他年分鼎處,先生笑指畫圖中。羅貫中?
※ "分鼎"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