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個原因,《趙世家》和《秦本紀》中都沒有記載,但答案卻隱藏在《田單列傳》和《西南夷列傳》里。
2.地居西南夷,士風僻陋,舉目殊俗,無可與言者。
3.南夷之君,西僰之長,常效貢職,不敢怠墮,延頸舉踵,喁喁然皆爭歸義,欲為臣妾;道里遼遠,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4.久為簪組束,幸此南夷謫。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5.然而公不見信于人,私不見助于友,跋前躓后,動輒得咎;暫為御史,遂竄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見治:命與仇謀,取敗幾時!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
6.而西周中、晚期金文中習見的“南夷”、“南淮夷”之稱與“淮夷”其實是名異實同,都是同一部族的不同名稱而已。
7.至于西南夷,東洋日本人,海外紅夷什么的,都不過是隔靴搔癢,無足重輕而已。
8.牛劍站立頂峰,緬想起當年司馬相如奉使平定西南夷,歷經此嶺險難,終建奇勛,為后世敬仰的往事無不感概萬千。
9.及至公元前122年(元狩元年)張騫自西域歸來,說在大夏(今阿富汗)時見到蜀布,筇竹杖,是蜀(四川)郡商人從“西南夷”。
※ "南夷"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