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筆者認為,翻譯時不恰當地套用原文的人稱代詞容易造成譯文的冗贅、不暢,詞語搭配、句式銜接、連貫的不當,不利傳達原文的風格、語氣。
2.“我”作為第一人稱代詞沒有格位和數的區別.
3.在公社式的甘德人社會,“詹威因”是可能獲得的最高榮譽。獲此殊榮意味著有權以第一人稱稱呼自己,在交談中使用人稱代詞。
4.語言中的概念參照點現象是人類基本認知能力的體現,現代漢語第三人稱代詞的回指功能也可據此得到闡釋.
5.在介詞后面,人稱代詞應該用賓格,但是他用了主格.
6.從話語分析的視角看,人稱代詞隱含著人際意義和態度意義。
7.浚縣方言的人稱代詞跟普通話相比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8.第二部分對輝縣方言的人稱代詞做了描寫.
9.相較于人稱代詞和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名詞性物主代詞的使用頻率極低。
10.說謊者很少用第一人稱代詞。
11.這里的人稱代詞作動詞的賓語,因此要用賓格.
12.醫學文體中人稱代詞的使用另有其自身的特點。
13.說明英語中的代詞,為了更好的理解英漢翻譯中的代詞,將會討論物主代詞,反身代詞和人稱代詞的用法。
14.對輝縣方言主要的人稱代詞的來源做了簡要的說明.
15.本文以戰國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為語料,來考察戰國時期第二人稱代詞在稱數和句法功能方面呈現的面貌。
※ "人稱代詞"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