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
2.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五寸之鍵制闔之門。民諺?
3.郭圖知道袁紹急功近利,自視甚高,就和審配一起說,兵法講,我方十倍于敵就包圍,五倍于敵就進攻,旗鼓相當就可以打他一仗(十圍五攻,敵則能戰)。
4.桓大將軍北伐,見南渡之前手植之樹業已十圍,嘆曰“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乃泣然流涕。
5.錦帳列夫十圍,香車駕夫七寶。
6.說的是恒溫北征,經金城,見年輕時所種之柳皆以十圍,慨然曰“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7.田中有大樹,十圍余,蓋六畝,枝葉扶疏,蟠地不生谷草。
8.卻說陳留郡己吾縣中,有一員豪杰,姓典名韋,生得身高八尺,腰大十圍,虎頭燕頷,河目海口,形貌魁梧,膂力過人。
9.又作火炬,長十馀丈,大數十圍,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鎖,然炬燒之,須臾,融液斷絕,于是船無所礙。
10.又做大炬,長十余仗,大數十圍,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鎖,然炬燒之,須臾,融液斷絕,于是船無所礙。
11.只見一條粗數十圍的大瀑布,像一條發怒的銀龍,從半空中猛撲下來,直搗潭心,水聲轟轟,激蕩起陣陣狂風,噴迸出如雹的急雨。
12.采和采和,你一個求仙訪道之人,休說十里長,十圍大,一條小小的曲蟮,就是遮天蓋地,倒海翻江的真龍,也怕不得這么多。
13.孫子之所以論述“十圍五攻”的不同戰法就是講究策略的選擇,力爭上策,準備中策,避免下策。
14.但他英武非常,身長八尺,腰大十圍,肌肥肉重,面闊口方,手綽飛禽,走及奔馬,深得燕王喜愛,甚至說出“有子之代國,寡人安逸”。
15.現在是我強敵弱,按照十圍五攻的原則,向敵人發動進攻的條件已經具備了。
16.至明代,俞大猷作《拙速解》,認為天下統一后,堂堂正正地打仗,十圍五攻,力求“萬全之畫”,應講究巧而不嫌其遲。
※ "十圍"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