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士杰主動借給那王府7萬元,月息不算高,一分五厘,稅契也就整個轉交給了包士杰做抵押。
2.鎮(zhèn)江一市民昨日在家中展出老祖宗收藏下來的清代地契、稅契,其數(shù)量之多,保存之好,令前來觀看的四鄉(xiāng)八鄰贊嘆不已。
3.至萬歷十年內,又蒙題,將鋪行下三則免征稅契,買價不及四十兩及典價,一概免稅,其買價至四十兩以上者,每兩止稅銀壹分伍厘。
4.“你非法奪了許多沒有稅契的押地,深怕將要開展的群眾運動對你不利,你私自趕造許多假文書,打算到政府補稅。
5.其中契尾的頒發(fā)時間為光緒十年(1884年),是當時官署統(tǒng)一印制的典買文契,也是稅契憑證。
6.兩車證件少有的齊全,每輛車都有車牌、行駛證、年檢合格標志、保險證、養(yǎng)路費憑證、車輛購置附加費繳費憑證、車船使用稅稅契等證件。
7.從內容上看,除了加蓋宏毅縣政府紅印的地契為一農戶購買政府宅基地,向政府交納十元稅金而立的稅契外,其余兩張均為農戶間買賣田產而立的契約。
8.明代中后期,就針對農村土地買賣糾紛甚至土地盜賣犯罪嚴重的情形,在采取傳統(tǒng)的稅契確權的同時,在產權憑證“契尾”上面又刊布有關法律要求。
9.房產買賣后向官府交稅叫做“稅契”,即“契稅”。
※ "稅契"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