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宗一派,即王嚞所創全真道及祖述王嚞門下七大弟子之七真派。
2.華山派全真道支派,開創者是全真教祖師王重陽弟子郝大通。
3.功成后創立全真道派,先后收馬鈺、孫不二、丘處機等為徒,在武林中享有“天下武學正宗”的美譽。
4.海蟾宮同樣很神秘,它供奉的是全真道五祖之一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劉海蟾。
5.四是早期全真道的重要代表人物“全真七子”,除劉處玄與丘處機之外,其余五人都是牟平人。[造 句 網]
6.‘NM清末全真道士黃元吉在《樂育堂語錄》中,也認為:‘大道非它,不過一太極而已。
7.14歲時,他遇到了全真道士馬鈺,想要入其門下,但遭到父親的反對,還將他反鎖在家中。
8.在山東半島,他度化了七大弟子即后來的北七真,山東半島遂成為全真道的重要陣地。
9.論文的主體由四個部分組成,首先,本文介紹了道教齋醮儀式的基本情況,分析了全真道齋醮儀式的演變過程。
10.摘要全真道是由王重陽在山東寧海創立的.
11.金元年間,王重陽來膠東講道于煙霞洞中,收弟子馬鈺、丘處機、劉處玄、譚處端、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7人在此潛心修煉,創建全真道。
12.早期全真道在山東的活動,根據以往的研究,似乎只集中于膠東半島,沂蒙山區未見記述。
13.全真道祖師們的苦行生活,我們確實難以效仿,但少私寡欲、適度消費則是我們能夠做到而且應該做到的。
14.此后,原同源異流而分傳于金與南宋的全真道和道教南宗,逐漸認同、融合,至元代中后期,二宗合并的條件漸趨成熟。
15.道教音樂歷代靠口傳心授,傳承方法隱秘保守,特別是全真道要求更嚴。
16.據史料記載,武當山道士魯大宥由北方訪全真道歸,與汪真常在武當山傳全真教法,度弟子百余人,再由弟子傳入三鎮,從此武漢地區開始有全真道活動。
17.因全真道士挽發后要插簪子,便以佩戴,所以中間隆起的部分為三角形。
18.其師兄劉處玄則常駐太清宮,許多道士皆入其門下,后來形成了尊劉為祖師的“隨山派”,嶗山也就成了全真道的祖庭之一。
19.馬鈺,號丹陽,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的首徒,全真道第二代掌教,著名的北七真之一。
※ "全真道"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