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對水稻產量損失率測定的基礎上,探討并建立了二化螟的化學防治經濟閾值靜態模型。
2.尤其加強了對稻縱卷葉螟、二化螟、水稻稻飛虱、紋枯病、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稻曲病,蔬菜根腐病、細菌性病害,柑桔潰瘍病、瘡痂病等的防治。
3.二化螟幼蟲攝入致死劑量蘇云金桿菌后,病變腸道外壁聚集了厚薄不一的血細胞層。
4.根據蘇南實際,對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應采取以栽培避螟為基礎的綜合治理措施。
5.抗藥性二化螟已成為當前我省水稻害蟲防治中的重要課題。
6.通過對茭白二化螟的越冬習性、產卵習性、鉆蛀及轉移規律,田間種群動態、天敵種類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7.在蘭溪,寄生蜂對二化螟越冬幼蟲的寄生率較低,常見種類僅有二化螟絨繭蜂。
8.用主成分分析并繪制二維排序圖,發現水稻二化螟、茭白二化螟交迭在一體。
9.室內測定結果表明,不同生育期轉基因水稻對二化螟、大螟都表現明顯的致死效應,但水稻生長后期的致死效果降低。
※ "二化螟"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