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云中說,格里希當初提出的“廠長負責制、崗位責任制、產品名牌制”等建議,即使放在今天,也具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
2.彼時,改革開放10年,精英治廠、廠長負責制正流行,企業很多事都是“一把手說了算”,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事情時有發生。
3.1月9日至13日,省政府召開企業領導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議,要求全省2000家預算內國營工業企業上半年普遍實行廠長負責制,企業黨委不干預生產經營。
4.而隨著“放權讓利”的不斷深入,“廠長負責制”逐漸確立,國營企業負責人的權力極度膨脹,企業違法經營等活動迅速抬頭。
5.王是大連人,搭班的黨委*記是湖南人,當時國營工廠正從黨委負責制轉為“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以求簡化行政流程,扭轉虧損局面。
6.上世紀八十年代,“擴大企業自主權”和“實行廠長負責制”被譽為企業改革的靈丹妙藥。
7.要采取加快推行廠長負責制,發展多種形式的經濟聯合體,實行工資總額隨同經濟效益浮動等政策措施,促進企業由單純生產型向經營開拓型轉變。
8.廠長負責制變成了個人*制,party群組織成了廠長的應聲蟲,工會成了“工賊”,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和話語權被剝奪。
※ "廠長負責制"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