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羲之一家數子均諸書法,唯獨王獻之最具秉賦,敢于創新,不為其父所囿,從而也為魏晉以來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貢獻。
2.王獻之作書先承其父,后師張芝,行筆流暢舒展,結體妍美自然。
3.要知道,藝術皇帝趙佶可是王羲之、王獻之的天字第一號鐵粉,狂士老米雖比皇帝小趙大卅一歲,但也不該隨意消遣二王。
4.為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軌轍,特妙于翰墨,沈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
5.王獻之若無臨池學書的刻苦精神,也不會成為大書法家。
6.謝氏門楣榮寶樹;王公巨筆圣蘭亭。注:謝道韞父親是安西將軍謝奕,叔父是名相謝安,哥哥是大敗苻堅的主將謝玄;結婚嫁給了王凝之,做了書圣王羲之兒媳、王獻之嫂子。出身顯赫,歸嫁名門。謝道韞?
7.王獻之幼年練書法時,寫了一個"大"字,王羲之看后,在上面加多了一點,這一點才是真正的畫龍點睛呀!
8.舉止癲狂,人稱米顛,行草得王獻之筆意,用筆俊邁,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并稱“宋四大家”。
9.我看是王鐸,明末清初人,清姜紹書《無聲詩史》稱具‘行草書宗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之),正書出鐘元常,雖模范鐘、王,亦能自出胸臆。
10.其行草以劉墉、何紹基為根基,上溯王羲之、王獻之等名家,力追沉雄、酣暢、隨意、抒情之風格,用筆如使金剛杵,在不著意處用力。
11.人琴俱亡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年老后,兒子王徽之隨父從烏衣巷移居浙江會嵇,王獻之留在了南京。
12.謝安去世,王獻之挺身而出,數數謝安之功德,促使孝武帝為謝安以殊禮,葬儀贈禮依大司馬桓溫。
※ "王獻之"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