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伴奏樂器以胡琴(蓋板)為主,伴以嗩吶、笛子、樹葉琴及傳統的打擊樂器,在60年代還保留有民間古老的大鑼大鼓,后改用川戲鑼鼓代替。
2.粵劇的梆子腔源自西秦戲,大鑼大鼓源自西秦戲,就連樂器的定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以西秦腔為標準弦。
3.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現,終于使昆腔在無大鑼大鼓烘托的氣氛下能夠清麗悠遠,旋律更加優美。
4.打擊樂采用大鑼大鼓,貫穿于曲牌始終,使幫、打、唱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
5.這種驚心動魄是大鑼大鼓的刺激,而不是使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動。
6.兩盞長圓形各標有男家大姓和祠堂名的堂燈緊跟后面,燈后兩面紅旗飄飄揚揚,由大鑼大鼓,嗩吶等樂器組成的喜樂隊吹奏著喜樂,兩個人各背著一枝連葉帶根的“子孫竹”。
7.這種觸目驚心是大鑼大鼓的影響,而不是使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動。
※ "大鑼大鼓"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