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豐三年二月一日,蘇軾到達黃州貶所,因為是犯官,沒有官舍住,只得借住在城東南一座名為定慧院的小寺廟里。
2.在垂暮之年被宋太宗貶往邠州,一年之后病逝于貶所。
3.柳宗元流淚說,播州不適宜人居住,而劉禹錫有母親健在,我不忍心看到他處境困窘,又無法向母親說明,況且也絕沒有讓母子同赴貶所的道理。
4.胡夢昱錚錚鐵骨,只為了不愧對天地,他堅定地表示“憂國不怕死”,最后死在貶所。
5.而一旦貶官流放,本人及家屬無論生死,沒有朝廷的赦免是不能回到京師的,所以死后大多也只能葬在貶所,只有獲得朝廷批準才能將棺木或尸骨重新遷歸京師。
6.年近六旬的蘇東坡星夜兼程趕往貶所,受到了嶺南百姓熱情的歡迎。
7.公元1105年,滿腔愁怨的黃庭堅客死宜州貶所,修河的水隱退,從此再也無人行船。
8.在海南眾多流貶官宦中,有不少人在赴海南路上歷經艱難,再加上水土不服、心情抑郁,往往到達貶所不久就離開人世,因此對海南產生的實際影響相當有限。
※ "貶所"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