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過中國古代名辯學研究,把中國古代邏輯放到中國古代特有歷史文化氛圍之中,有助于更好地認識中國古代邏輯的性質和發展規律。
2.19世紀以來的中國邏輯史研究,比照西方邏輯,僅僅將先秦的名辯學看成是中國邏輯史的主要部分。
3.荀子的名實觀主要是對孔子正名主義的繼承,同時也受到名辯學派的影響。
4.現代學術的發展為解讀先秦名辯學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新的工具。
5.在保證論證有效性上,因明與名辯學具有共性,這是它們同屬于思維工具學科的前提。
6.一雙美目便又流下淚來,一時又怒上心頭,一時又愁腸百結,一時又自哀自怨,百感交集,莫可名辯。
7.墨經邏輯是指后期墨家所闡述的名辯學思想,是中國古代最為系統的邏輯學說,標志著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研究的理論高度。
※ "名辯"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