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蚱蟬的發聲器官是一種小型化的多重組合式發聲裝置.
2.聲樂教學由于發聲器官,特別是口腔深處的部位,在一般狀態下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3.對近年在鳴禽發聲器官功能方面的研究進行綜述。
4.雖然伍基人能聽懂基本語和銀河系內的其他語言,可是他們的發聲器官能力有限,只能發出本族語言的語音。
5.文章既強調了歌唱過程中聲情并茂的基本原則,又強調了發聲器官各自獨力的重要性。
6.歌唱呼吸的運動過程,是人體發聲器官在大腦中樞神經控制下,各部分相互配合、協調運動的過程。
7.它們的發聲器官只有人類頭發絲這么寬,體內也沒有明顯或者多余的系統可以放大聲音。
8.聲樂技巧學習中對于抽象的發聲器官,教師通過形象的生活例子,給學生講解發聲要領。
9.盡管鳴禽與非鳴禽的發聲特性和發聲器官解剖學差異較大,但是兩者發聲運動控制模式相似。
10.練聲應注意適度性,如果損傷了發聲器官,美好的歌唱將無從談起。
11.換言之,某種主觀的,對聲樂技術和音色的感受一定由某種發聲器官的客觀狀態決定。
12.當它們從繭里羽化出來,會掙扎著“展開”雙翼,翼上有發聲器官,飛行時這聲音會匯成歌聲。
※ "發聲器官"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