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人沈德符痛批《***》壞人心術。
2.明人沈德符《野獲編》中:“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后圖》,太宗戴幞頭,面黔色而體肥,周后肢體纖弱,數(shù)宮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額不勝之狀”。
3.據(jù)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說:我朝宣宗最嫻促織,曾密詔蘇州知府況鐘進千個,一時語云:‘促織瞿瞿叫,宣德皇帝要’。
4.于是,蟄居蘇州,名聞江南的沈德潛,便交了好運。
5.其中,嚴家花園乃乾隆的老師、中國最長壽的詩人沈德潛故居,后歸木瀆首富嚴國馨,園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處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約。
6.木瀆在明清時有私家園林30多處,迄今仍保留了10余處,其中嚴家花園乃乾隆的老師、中國最長壽的詩人沈德潛故居,園中布局疏密曲折,精巧雅致。
7.又,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13《禮部》“笏囊佩袋”。
8.清朝的沈德潛說過一句至理名言: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才有第一等真詩。
9.沈德良“緯武經(jīng)文擔大任,騰蛟起鳳致中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又到了。
10.沈德潛“代筆”乾隆詩惹鞭尸之禍。
11.夷陵州人劉一儒,是沈德符祖父的同年進士,劉一儒的兒子叫劉戡之,“少年美豐姿,有雋才”,娶了張居正的獨生女兒。
12.乾隆皇帝初次路過虹飲山房,據(jù)說最初因為大雨阻了前去太湖的龍船,他想起在木瀆告老還鄉(xiāng)的大學士沈德潛,于是順道去瞧他。
13.明人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說,白眉神長髯偉貌,騎馬持刀,與關公像略肖,但眉白而眼赤。
14.杭世駿曾在博學鴻辭考試中名列一等,京中官宦爭相延納,但此次被貶出京,只有老友沈德潛一人前來相送。
15.其詩文享有盛名,且精于書法,備受屈大均、沈德潛、朱彝尊等名儒稱贊。
16.與王士禎神韻理論受禪道影響不同,沈德潛論詩主張尊崇孔子興觀群怨之說,追求溫柔敦厚的儒雅詩風,其格調說受到明代提倡復古的李夢陽等前后七子影響。
17.明朝文學家沈德符因其父是一位史官,深受影響,自幼喜聞朝野故事,同當時士大夫及故家遺老、中官勛戚多有交往,近搜博覽,博洽多聞,尤明于時事和朝章典故。
18.鐘惺、沈德潛等評論家一致認為曹丕的作品具有文士氣,在慷慨悲涼的建安文學中獨樹一幟。
19.星期一,中國最高法院執(zhí)行副院長沈德詠說,法院將受理此丑聞中的賠償案件。
20.茅盾出生于浙江桐鄉(xiāng)縣烏鎮(zhèn)的一個書香世家,本名沈德鴻,字雁冰。
21.以沈德潛的古詩鑒賞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研究方法,對其古詩鑒賞所采用的評點、分時和分體、總評和分說等鑒賞方式進行探析。
22.當時,沈德潛與袁枚等同試殿上,大伙兒正答著題,忽有小太監(jiān)卷簾,乾隆出,賜諸人坐,問:“哪個是沈德潛啊?”沈答:“臣是”。
23.在乾隆以前,一直是擁護唐詩的,特別是乾隆時代的詩壇盟主沈德潛,號稱一時宗匠,然而詩道也從他起漸漸衰微了。
24.身為研習司法的學者,面對張立勇法官的上門道歉和沈德詠法官的功過立論,我深感驚詫、恕難茍同。
※ "沈德"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