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機械和面、戧面、醒面的幾個工序后,經過餑餑師傅的巧手揉、團、揪、整,十幾秒的工夫,一個大棗餑餑就做成了。
2.采用山東“戧面饅頭”的傳統做法,用面肥發酵工藝,成品色澤自然潔白,表皮亮澤,層次分明,充分體現傳統、自然的老味道。
3.山東戧面饅頭,簡單的門面,然而門口長長的隊伍說明了一切。
4.膠東人習慣把戧面饅頭叫成“杠子頭”。
5.其主要原料是豬腸、豬肺和干豆腐,用大鍋鹵制,一般要在清早就開始“鹵煮”,快到中午吃飯時間,加入戧面做的火燒,待到火燒變軟,即可食用。
6.蒸過年的大餑餑工序很有講究,要經過和面、發酵、戧面、揉面、造型、醒發、蒸、上色8道工序。
7.在廠甸廟會,一家售賣山東戧面饅頭的攤位擺出了幾個大箱子,箱子中堆滿了幾百個單個包裝的饅頭,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
8.目前,首批“丁香素餡水餃”、“肉丁饅頭”、“戧面饅頭”、“保定老豆腐”4種保定傳統小吃的申報材料已準備齊全。
※ "戧面"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