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里求斯駐中國的旅游代表劉敦仁說,鄭和也是一名偉大的旅行家,他每到一地,“入國問禁,入境問俗”,宣揚中國明朝的強盛,促進中非通商貿易。
2.入境問俗,尊重各國和地區的文化、風俗和語言,創造良好的合作環境。
3.入國問禁,入境問俗,此次在法國巴黎盧浮宮廣場上,廣場舞再次伴著民族風跳起來,讓人擔心會觸犯法規和公序良俗,并因此損失了整個中國人的形象。
4.方且相與講求倉之利病,且為條約,會丞相清源公出鎮茲土,入境問俗。
5.他當然也不會傻到為這個外衣的光鮮與否,整天費盡心力的工作,而忘記,那只是入境問俗的必要。
6.他指出,史料記載,鄭和非常重視所經過或駐扎國家的風土人情,每到一處,必做到“入國問禁,入境問俗”。
7.他來到這個世間,入境問俗,因此也具備有一定的形體肉身。
8.非洲一些國家,有很多特殊的民族習慣,可要注意入境問俗。
※ "入境問俗"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