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麥收后,是李征每年最忙碌的日子,孫鎮(zhèn)糧號里大批收糧屯糧,委托他催租逼債的請?zhí)麘硬幌?他整天帶著一幫打手白天下鄉(xiāng)逼賬,晚上吃請喝酒。
2.大九湖歷史悠久,自古稱“巴山前哨”,是薛剛反唐屯糧練兵的基地和“劉體純聯(lián)明抗清”的盟誓地,白蓮教、“黃馬褂”起義都在此留下了歷史遺跡。
3.另外一些強大的諸侯也已經(jīng)有不臣之心,紛紛屯糧駐兵,只待皇帝一死,就開始參與爭霸天下的進程中。
4.此時我正在廬江招兵買馬,積草屯糧,準備進攻曲阿,聞曹操已準奏命我為廬江太守,破虜將軍,大喜過望,重賞使者。
5.不錯,那么從現(xiàn)在開始起,我大淸就要開始勵兵秣馬,積草屯糧,只等待時機,就立刻出兵,進取山海關。
6.今晚將會停機維護數(shù)據(jù)中心,請?zhí)崆巴图Z。
7.唐堯舜在招兵買馬、積草屯糧之前,不,應該說是在經(jīng)歷過數(shù)年顛沛流離的生活后,已經(jīng)把再次建幫所需的所有步驟都想通想透了。
8.當年初接到謝太后的詔書后,文天祥捧詔涕泣,三天后,他便傳檄諸路,招兵屯糧,很快就招募了五萬人的大軍。
9.如今,泗州府朱家莊的朱登陽,自從他老子朱利安辭官回鄉(xiāng)后,他們父子不守王法,居然豎起義旗,招兵買馬,聚草屯糧。
10.從江西運糧到湖南,應該每隔五六十里,建一堅固的屯糧之所,或在城垣之內(nèi),或修筑土堡,步步為營,減少運糧的困難,也制造出一種強大的聲勢。
11.操在兗州,操練兵馬,積草屯糧,一時間頗有起色。
12.卻說泗州知府周應秋、衛(wèi)所指揮使魏良卿,在一個月前,因探馬匯報,說朱家莊以朱登陽為首豎起義旗,招兵買馬,聚草屯糧,已擁有幾萬人馬。
13.聞得洞庭湖十八寨主均受總寨主歐陽忠雄統(tǒng)領,又和襄陽趙玨暗中勾連,招兵買馬,屯糧積草,磨刀霍霍預謀起兵叛我大宋,這是滅家誅族的彌天大罪。
14.將軍營、屯糧之處仔細地翻了個翻,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兩個地方早被人挖了條長長的隧道,一直通到城外兩里遠處,里面還有小許被吃過得干糧。
15.陛下,比干之言不足以為信,也不可不信,臣以為方今天下雖然太平,但對有些人不可不防,臣聞西北侯姬昌,廣收人心,積草屯糧。
16.華商報訊(記者肖琳)王村鎮(zhèn)是乾縣農(nóng)業(yè)大鎮(zhèn),有名的“屯糧田”和“萬畝豐產(chǎn)田”都在這里,但今年持續(xù)的干旱讓這里的村民連連叫苦。
17.前年弟兄餓的走投無路,我?guī)ш牬蚪倭碎_封府,開糧倉散給百姓,拉出屯糧那狗官一刀砍了。
18.睢陽不但是曹軍的屯糧要地,而且是曹操東路大軍的補給線,一旦睢陽失守,曹操的東路軍已經(jīng)前進到彭城的董承部將被我軍包圍,因此睢陽必須拿下。
19.早有人報到許昌,言劉備有諸葛亮、龐統(tǒng)為謀士,招軍買馬,積草屯糧,連結東吳,早晚必興兵北伐。
20.自孔明死后,姜維在漢中操練軍馬,積草屯糧,繼承武侯的遺志,時刻準備北伐。
21.訛傳為詞,聯(lián)絡各地,久有叛心,雖屯糧積草,早有預備,卻亦愿前往襄陽打探消息,以為日后防御之策,故此欣然允諾,應邀而往。
22.看趙玨在襄陽招兵買馬,屯糧積草,他潘昱便也眼熱心饞,蠢蠢欲動了是吧?趙玨那是太祖皇帝嫡派血脈,正宗的皇室貴胄,朕的同裔兄弟,朕讓他三分著呢。
※ "屯糧"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