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騾馬大隊(duì),由近70匹騾馬和近100名基本無戰(zhàn)斗力的支前民工組成;騾馬馱載的,是保障全團(tuán)作戰(zhàn)的彈藥和生活物資。
2.朱元璋昏頭昏腦,任憑棗紅馬馱著他,落荒奔逃。
3.相傳東漢明帝時(shí),天竺僧人以白馬馱經(jīng)東來傳佛,最初被皇帝安排居住在洛陽鴻臚寺,以表示對(duì)高僧的尊敬。
4.漢明帝時(shí)邀請(qǐng)?zhí)祗蒙街袊v佛法,并用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jīng)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5.事情到這里也算圓滿了,在丁保鈞的安排下,楊猛上了雙馬馱轎,楊家一行人帶著剛剛?cè)肓思氖畮讉€(gè)人,踏上了回昆明的路。
6.因前段的任務(wù),已使糧袋空了,十字包癟了,治療組唯一的馬蹄表在過臨津江時(shí)和馬馱的器材一起被敵機(jī)炸飛了,急需補(bǔ)充戰(zhàn)救物品。
7.黃驃馬馱著大將來到少陵山寨門前停下來不走了,事情就是在這里出的,壞小子就是在這里給甩下馬給人家綁去的,沒錯(cuò)黃驃馬好記性就是這。
8.相傳東漢明帝時(shí),天竺僧人以白馬馱經(jīng)東來,最初住在洛陽“鴻臚寺”。
9.三年后,漢使同印度高僧用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返回洛陽,漢明帝親自迎接。
10.蔡、秦等于是邀請(qǐng)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并用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
11.有一天,老馬讓小馬馱著半袋麥子到村外的磨坊去磨面。
12.吃過飯,王文慧幫忙收拾鍋盆碗筷,王山智幫忙上馬馱子,上完馱子就上路了。
※ "馬馱"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