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院受理王華英訴你離婚一案,現依法向你公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應訴及舉證通知書、民事訴訟風險提示書、開庭傳票。
2.朝陽法院受理該案后,三被告向該院提起管轄異議,認為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三被告住所地均為天津市,因此認為本案不應由朝陽法院管轄。
3.通過證據開示制度、釋明權、部分請求之取消等民事訴訟審前程序的重構,在我國可以設立強制反訴制度。
4.但是在民事訴訟中,由于未實行強制答辯制度,對被告在答辯期內未答辯并未規定相應的法律后果。
5.答辯狀是民事訴訟程序合理運作所不可缺少的因素,有著自身所特有的重要作用。
6.第五部分是對我國民事訴訟級別管轄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7.我國民事訴訟中目前尚無訴訟系屬中之判決的相關規定,有關先行判決的研究,理論界也尚屬空白。
8.國際民事訴訟法是調整國際民商事交往的基本法.
9.與民事訴訟程序的相比,民事非訟程序在特征和基本原則二個方面表現出同一性特征。
10.目前,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學缺乏對民事審限制度專門性和系統性的研究。
11.民事訴訟法確立了民事抗訴制度,但其規定十分籠統.
12.訴訟費用制度是當今各國民事訴訟法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
13.目前學術界通行的律師權利定義存在不周延之處,律師民事訴訟權利的定義也很模糊,因此有必要對律師民事訴訟權利重新定義。
14.目前有關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學說主要有客觀真實說、或然性權衡說、多層次說和否定說,但這些學說都值得商榷。
15.隨后,集中分析了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并對不符合該訴訟范圍的兩種情況作了簡要的分析。
16.由于我國民事訴訟中審前準備程序的不足嚴重制約著訴訟公正的實現和訴訟效率的提高,有待改革和完善。
17.葉玉斌向法庭提交的民事訴訟狀稱,2007年1月24日18時許,他拿著農行的金穗通寶卡到農行雍華庭支行的A245號自動取款機取款。
18.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造 句 網)應當按照規定交納案件受理費。
19.2002年,當事人民事訴訟風險提示制度在河南省安陽市鐵西區、上海市浦東新區、湖北省南漳縣等地的人民法院先后得到推行。
20.如果說有什么不同的話,在行政活動中,訴狀里的技術缺陷不像在民事訴訟中的那樣舉足輕重.
21.與此同時,我國的先予執行制度在民事訴訟中適用率低下,從一定程度上也證實了對這一制度的完善是確有必要的。
22.3、朱錫森:《新民事訴訟法講話》,中國檢察出版社,第115頁。
23.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先予執行制度在理論和實踐中存在著諸多弊端。
24.而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關于級別管轄的規定不夠完善,甚至還存在制度性缺陷。
25.并進一步分析了現代民事訴訟理念與缺席判決制度。
26.跨國經濟的發展使國際民商事糾紛不斷增加,對國際民事訴訟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27.目前規范美國扣船制度的主要是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海事訴訟補充規定和一些判例。
28.本章指出我國民事訴訟準備程序存在的問題,為下章有針對性重構民事訴訟準備程序打好基礎。
29.在民事訴訟程序中,供認是一種正式的承認.
30.在整個民事訴訟體系中,審級制度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31.首先以德國、日本及法國民事訴訟法之相關規定簡要剖析釋明權之態樣并兼論及中國和*彎地區在此領域的觀點,在比較法制有參考之價值。
32.接著,將民事送達的地位歸位于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
33.我國民事訴訟中目前尚無訴訟系屬中之判決的相關規定,有關先行判決的研究,理論界也尚屬空白。有學者認為,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的先行判決為部分判決。
34.杰弗里夏皮羅:一個個人傷害律師,夏皮羅是代表工人的酒店,雖然她并沒有提出任何民事訴訟案。
35.目前,我國的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僅限于民事侵權的情況,對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害人、國家賠償案件中的受害人、合同違約糾紛中的權利人等的精神損害賠償權卻不予保護。
36.根據該計劃,立法者將修改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和規定律師資格律師法。
37.這樣,基于同一法律事實而存在的行政訴訟案件和民事訴訟案件就大量存在。
38.本文重點在于對其進行內在的透析,以期對我國民事訴訟答辯狀的改革有所啟示。
39.人民法院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作出保全裁定,保全裁定應當立即執行。
40.民訴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是規范民事訴訟程序的基本規則。
41.我要對那個嫌犯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他賠償我車輛損壞費,精神損失費,誤工費。
42.這份16頁的民事訴訟書要求損害賠償,但未說明具體數額,并要求永遠禁止被告在未來實施此類非法行為。
43.民事訴訟程序的耗時長是無人不知的.
44.民事訴訟的個性和檢察監督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并不排斥檢察監督.
45.與其他學說相比,此說更符合民事訴訟認識論以及民事訴訟的目的要求,因此,筆者主張應以相當因果關系說作為因果關系證明的理論基礎。
46.在民事訴訟與非訴訟中,民事證據的取得對于律師代理成功具有決定意義。
47.反訴是民事訴訟中一項重要的制度,它是被告所享有的民事訴權,也是一項基本訴訟權利.
48.2014年,對于修改后民訴法實施中遇到的問題,理論界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導民事訴訟實務。
49.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并未規定法官的釋明制度,由此導致了理論與實務中的諸多缺陷。
50.根據筆者的實務經驗,多數勞動者都要經由勞動爭議仲裁和民事訴訟的兩審程序才能終極確認勞動關系。
51.我國現行的民事執行程序包容在民事訴訟法中,采取了“審執合一”的立法模式。
52.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應當按照規定交納案件受理費。
53.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54.民事訴訟法中的當事人處分權在民事訴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權利。
55.意思自治體現在民事訴訟法領域便是程序上的處分權即訴權。
56.其次,采用歷史分析的方法介紹了我國民事訴訟處分權的歷史和現狀。
57.股東對公司提起的民事訴訟的方式有直接訴訟和派生訴訟兩種.
58.在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下,當事人乃為民事訴訟之程序主體,享有辯論權和處分權,其行使權利的途徑主要須經由一定的訴訟行為。
59.對于形式上的先決問題則由法官根據自由心證原則進行判斷,適用的是民事訴訟直接解決機制。
60.病人的投訴,保密性,隱私意想不到的結果,治療,不良事件和相關的民事訴訟,特別是衛生法的相關事宜,在新的千年。
61.第八卷包括200多個民事訴訟中經常使用的格式,按案件訴訟一般程序進行排列。
62.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代表人訴訟并非是通常意義上的群體訴訟.
63.民訴法的修改為民事訴訟理論研究創造了一個新的契機,帶來了民事訴訟法研究新的繁榮。
64.假如不是民事訴訟怎么辦?
65.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66.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強化和完善民事訴訟當事人處分權也迫在眉睫。
67.第十章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68.我國民事訴訟法對缺席判決制度規定的過于粗疏,弊端較多.
69.因為附帶民事訴訟有其特殊性,被告人羈押在案,其家庭往往也一貧如洗,其本身又要接受刑事處罰,賠償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這也是造成兩種判決方式都無法最終執行的根結所在。
70.民事訴訟當事人處分權是導源于民事實體法中的私法自治原則,而又經過訴訟法公法性改造的程序性權利。
71.為了使證據立法卓有成效地進行下去,有必要研究民事證據法與民事訴訟法之間的辯證而統一的關系,有必要論證民事證據法中有許多內容,尤其是證據規則,無法為一個自身內容和諧協調的民事訴訟法所容納。
※ "民事訴訟"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