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一切眾生,縱然是絕代強者們,都不過是這時間長河中的一粒沙礫而已,差別不過是哪一粒沙礫釋放出來的光芒更強烈一些。
2.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種種不同,怎可能都是圓顱方趾?可笑世人愚昧,不知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方可見佛祖。
3.指佛陀遍知一切眾生欲樂善惡的差異。
4.何以故?如其所愿,決欲荷負一切眾生,令解脫故。
5.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地球八相成道、示現成佛,給世間一切眾生指引了一條了生脫死的涅槃解脫之道。
6.因此,一定要成佛道,才能夠廣度九法界一切眾生。
7.(三)能載義,土地能負載一切礦、植、動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薩能負載一切眾生,由眾苦交煎的此岸,運載到清涼的彼岸。
8.佛教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假設,來說明明心見性以實現和世界共通的可能性,而儒家則通過“誠”——真實無妄的澄明心靈來實現與世界的共通。
9.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聞到正法、依照佛法修學、早日圓成佛道。
10.一切眾生均是依靠佛恩普披而生存,若不是諸佛功德,一切生命,包括蜎飛蠕動之流,便無法可依無法可得。
11.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12.是說菩薩以大悲愿力,發愿度一切眾生,雖然功德智慧與佛齊等,而不現佛身,始終現菩薩身,于十方世界,度脫眾生。
13.學佛不是要度一切眾生嗎?善人固然要使,惡人更要度了。好人要愛護,不好的人更值得憐憫。
14.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15.我祈愿地球各處風調雨順,五谷豐收,百業繁榮,一切眾生快樂無憂。
16.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
17.迦葉佛偈一切眾生性清凈,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 "一切眾生"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