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獻帝命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效仿漢初蕭何故事。
2.朝臣們認為以前大司馬,有好多都死在任上,不吉,于是任命司馬懿為沒有實權的太傅,像蕭何那樣,入殿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3.董卓被封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勢震天。
4.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
5.十一月,董卓自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6.董卓自封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7.29歲時,他更是以大將軍身份兼相國,封齊王,并加殊禮,即“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可謂登至人臣的最高位置了。
8.他執法不阿,從不趨炎附勢,或視權臣臉色行事.
9.君子之風是不趨俗不媚世的行為,是一種孤潔傲岸的境界。真名士自風流,唯有用超拔的思想方能達到君子之風的境界。
10.并不是因為張九齡有多討人嫌,是因為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
11.1、有才華的人往往能力超凡,正直剛毅,氣節高雅,不隨波逐流,不趨附*貴,不看人的臉色吃飯。
12.官廉首要的是不貪,不腐,不昏;民廉首要的是不賄,不媚,不借官光,不趨炎附勢。
13.故不趨利而逃害,不忻生而憾死,不可以威脅而變其操,不可以利誘而易其心。
14.軍旅以舒為主,舒則民力足。雖交兵致刃,徒不趨,車不馳,逐奔不逾列,是以不亂。
15.畫求古意,不趨時流,執著于五日一石,十日一水。
16.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揚天下?!凹壹覡幷f黃花秀,處處籬邊鋪彩霞”。菊花尤其為那些不趨世俗、節操高尚的志士仁人、遷客騷人所鐘愛。
※ "不趨"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