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粉作為種子植物的雄配子體,通過萌發后極性生長的花粉管將精細胞送到胚囊完成受精作用.
2.裂殖體和配子體與間日瘧原蟲相似.
3.大孢子和雌配子體發生:孢原為一個細胞,它直接起大孢子母細胞功能。
4.研究了在遺傳同型交配下的世代交替中,一對等位基因群體的基因型信息熵和配子間的互信息。
5.在具有世代交替現象的植物中,孢子體是二倍體而配子體是單倍體。
6.被子植物雌、雄配子體的形成是世代交替的關鍵過程之一。
7.配子體植物中以世代交替為特征的產生配子產生的階段…
8.所以二角型不育系是配子體不育還是孢子體不育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9.油松28號不育系是因雌配子體發育停滯所致。
10.文章題目秤錘樹雌、雄配子體發育的研究。
11.產生雌配子的雌配子體在大孢子囊即胚珠的珠心處發育。
12.在四倍體、具假配子的種光懸鉤子中選了二個植株.
13.游動精子:藻類,某些裸子植物和沒有種子形成的植物中的雄性配子.
14.表明是或與某種器官組織有關的,此組織可以產生使雌性組織產生的配子受精的配子,如花藥或孢子植物精子囊。
15.首次報道了藏茵陳川西獐牙菜的大孢子發生及雌配子體發育。
16.同宗配合種類可以產生形態大小明顯不同的配子,使之能發生相互融合,因此它們是有效的雌雄同體植物。
17.生殖:生殖腺聚積,形成配子。體外受精,形成自由活動浮浪幼蟲。無性出芽生殖也是常見的。
18.提出一種基于匹配子波變換的羅音檢測及分類方法。
19.未減數配子的形成導致了染色體自動加倍,這在普通小麥起源中具有重要意義。
20.易位染色體通過雌配子的傳遞率通常高于通過雄配子的傳遞率。
21.對雄、雌配子的形成,雄配子的體外出絲及動合子的形成過程進行了討論。
22.裸子植物的雌配子體簡化,但較被子植物體的體積大,不能自養.
23.可能為單細胞或為多細胞。葉狀體存在于藻類、地衣、苔蘚和羊齒、石松與木賊類植物的配子體世代中。
24.在蕨類植物配子體發育初期,光對假根向重力性反應的影響取決于配子體是否有綠色同化組織。
25.2一個包含二倍體數目染色體而不是通常單倍體數目染色體的配子.
26.受精過程中,單倍體配子融合,恢復了二倍體的染色體數目.
27.該不育系具有穩定的遺傳特性,是研究木本植物雌配子體發育調控機制的極好材料。
28.所謂遺傳漂變就是指:在一個有限的種群內,由于配子的隨機取樣使得遺傳組成在種群內發生變化的現象。
29.同一個細胞中兩個核之間的融合現象稱為核配,核配發生在兩個配子結合成合子的過程中。
30.如果這種配子體能夠產生可育的配子,那么形成的孢子體通常是四倍體,這樣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多倍體。
※ "配子"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