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梨樹多阻險,恐吐蕃設(shè)伏兵,不如平?jīng)龃ㄌ挂摹?/p>
2.曹操偷襲烏巢,袁紹從郭圖之計,命高覽、張郃率兵劫曹營,遭埋伏兵敗,懼罪而降于曹操,被封為偏將軍、東萊侯。
3.過山后,見重霧垂空,又聞人語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馬行動,大霧中誤走到楊昂寨前。
4.明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入侵杭州,疑塔中有伏兵,縱火焚塔,僅剩磚結(jié)構(gòu)赭黃色塔身。
5.己酉次豐城,以文定為前鋒,選遣奉新知縣劉守緒襲其伏兵。
6.據(jù)稱,當時邵榮“驕蹇有異志,與參政趙繼祖謀伏兵為變”。
7.雖然被楚軍伏兵截住了將近一半,可生下來的千余鐵騎畢竟是以逸擊勞,全力沖刺發(fā)揮出威力的重步兵沖鋒。
8.當下這五百騎被梁山伏兵前后截住,殺死拿翻大半,只有數(shù)十騎四分五落的黑暗里逃了。
9.卞喜是關(guān)于過五關(guān)斬六將中汜水關(guān)守將,擅使流星錘,在鎮(zhèn)國寺設(shè)下伏兵欲謀害千里尋兄的關(guān)羽,但是寺中僧人普凈暗示加以解救,最后被關(guān)羽一刀秒殺。
10.陳玉成的大軍在清軍營壘外幾里地以清軍大營為中心密密麻麻修建了數(shù)十座營壘,在外面還設(shè)了多支伏兵。
11.八月二十六日,吳三桂、王樸率明軍出奔寧遠,中途遭到清軍伏兵的擊殺,二人僅以身免。
12.士兵布下伏兵,等待開火的信號.
13.路上伏兵截殺師兄,怎奈師兄是當世無雙的神箭手,將伏兵百人盡數(shù)射殺。
14.且說熊文燦是日殺敗李自成等,雖然大勝,恐有伏兵,也就鳴金收軍。
15.又聽得寨前炮響,史廣恭按兵不動,只等他人來,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齊起,接應(yīng)捉人。
16.敵人將誘騙者一直追到伏兵所在地.
17.三伏已至,伏兵突擊,我將率領(lǐng)西“涼”軍對你實施偷襲:東面清涼,西面蔭涼,南面冰涼,北面滄涼,你已與炎熱失散,身陷涼爽陣中,小心著涼哦!
18.又或者?你是能謀善斷的龍昱幫主埋下的伏兵幫手?
19.此處離城已不足十里,時天色將暗,主公為何裹足不進?恐伏兵乎?
20.卻說文聘引軍追趙云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須,圓睜環(huán)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后,塵頭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近前。
21.東邊那條路有一條跨河橋,橋頭連著的就是一大片樹林子,也是個能布伏兵的地方。
22.士20:29以色列人在基比亞的四圍、設(shè)下伏兵.
23.策白馬嘯西風,若我醉就醉死在夢中,隨戰(zhàn)鼓雷指你看那道彩虹,這伏兵還未動即如弦上弓,山海嘯箭萬支火光涌,我生于混沌中,你應(yīng)當讀懂我的心痛,持著利斧欲劈開愛恨朦朧,待戰(zhàn)火燎原后生死難與共,方知此情有多重。流月?
24.司馬懿認為,諸葛亮一生謹慎,從不弄險,這次兵臨城下,形勢險惡,他卻在城樓端坐撫琴,而城門大開,必有伏兵。
25.待伏兵出,汝可分兵擊之;用車十余乘,各藏柴草,塞住小路,放火燒之。
26.退一步,天地寬。這就像下圍棋,有塊棋臭了,若尚未禍及全盤,與其困獸猶斗,愈下愈重,弄得不可收拾,不如暫擱一邊,另辟戰(zhàn)場,說不準弈到最后,那被圍的臭棋變成伏兵,反敗為勝呢。
27.楊珞所料不差,后門外果然也有伏兵,百來張強弓硬弩直指著門口。
28.戰(zhàn)斗開始后周揚等待清軍進入埋伏圈,突然已進入二伏的清軍前鋒后撤,向路旁草木叢中搜殺伏兵。
29.八路軍設(shè)伏3個團于樊莊地區(qū),待日軍入彀,伏兵四起,全殲日軍1個中隊,僅大隊長只身逃回。
30.方才喘一口氣,伏兵又現(xiàn),這群驚弓之鳥嚇得抱頭鼠竄,各自逃命。
※ "伏兵"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