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祖死后,擁兵立次子耶律德光即位,并以“殉葬”禮儀迫脅太子耶律倍左右近臣從葬。
2.另一方的長安,太尉楊彪、大司農朱俊暗奏獻帝曰:今曹操擁兵二十余萬,謀臣武將數十員,若得此人扶持社稷,剿除奸黨,天下幸甚。
3.哈哈,文和尚欲欺我乎?黃巾之禍,實已斷我大漢根基,各地士族、州牧、郡守皆擁兵自重,成尾大不掉之勢。
4.倒是張浚和秦檜私下提醒高宗,若把淮西兵馬歸其節制,則岳飛手握南宋十五萬精兵,倘若一旦有變,他軍無一能制,慎應防其擁兵自重,尾大難掉,高宗頓悟,合兵事罷。
5.目今趙禎小兒剛剛親政,正想辦出幾件震動朝野的大事來,象玨兒這樣擁兵自重,目無朝廷,又與襄陽、西山等地匪盜明來暗往,其用意自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6.63、公元8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但由于他施行暴政,引起赤眉、綠林軍起義,隗囂、公孫述等擁兵自立。
7.這就對了,歷史上的沈法興任吳興郡守,宇文化及弒殺了隋煬帝,沈法興于是以誅討宇文化及為名起兵,擁兵六萬,不久之后便占據長江以南十幾個郡。
8.夏國擁兵自固,占據夏、銀、甘、涼十數州,地接黃河、玉門,控大漠、蕭關,與宋朝、契丹呈鼎足之勢。
9.末葉后來,功德無紀,時逢屯否,擁兵竊命,托云輔政,擇立余孽,頑囂支庶,先被推崇,睿哲英宗,密加夷戮,專權任己,逼令讓位。
10.軍閥擁兵自重,各自為政,結果當然造成國家動盪不安。
11.陸壓的《討明賊檄》歷數我十八大罪,不過就是些殘害宗室,把持朝政,擁兵自重,殘虐不仁,心懷不臣等等,毫無新意。
12.今曹操擁兵二十余萬,謀臣武將數十員,若得此人扶持社稷,剿除奸黨,天下幸甚。
13.如今各地起義軍將領紛紛擁兵自重,表面上依舊奉張家三兄弟為首,實際上卻各行其是,已經令張角心生警惕之心。
14.袁術雖然擁兵自重,但在雄才大略的曹操看來,他不過是預搔待癢而已。
15.壬戌,姚古坐擁兵逗遛,貶為節度副使、安置廣州。
16.嗣后擁兵自固,毫無進取,因此江北大營,遠不及江南大營的威望。
17.這支武裝力量后來與名門豪族里外勾結、擁兵自重。
18.軍閥擁兵自重,各自為政,結果當然造成國家動蕩不安。
19.各諸侯擁兵自重,連年征戰,國無寧日,邦無定土。
20.吾主萬歲,黃巢擁兵號稱六十萬,鋒不可當,潼關只有饑卒萬人,據守潼關下。
21.他們的上策是擁兵觀望,下策是實打硬拼。
22.再者,曹操繼承權的問題將更加難以解決,由于曹操新敗,其手下擁兵一方者或許會自立門戶。
23.關于唾壺有個成語叫“唾壺擊缺”,這講的是東晉初年著名權臣王敦在武昌(今湖北鄂州)擁兵自重,南京的朝廷擔心他隨時順江而下發動兵變。
※ "擁兵"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