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糧農組織認為,農業部門必須帶頭,通過確定雨育田保墑和農田灌溉的更有效辦法來應對水短缺問題。
2.李園生草不僅可以抗旱、保墑,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而且能夠增強果園的觀賞效果,是現代果業生產的重要栽培管理技術。
3.對于澆過水的麥田,應及時劃鋤保墑,防止土壤板結、開裂,以免漏風跑墑;二、旱地。
4.嶗山區農林局已派出農技人員30余名,深入旱情較嚴重的地區,指導農戶實施淺耕保墑、地膜覆蓋等措施,力爭將旱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5.企業負責人殷正財介紹說,時下正值冬灌,企業無償提供馬鈴薯淀粉加工廢水灌溉農田,既解決了廢水排放問題,又能對土壤起到保墑增肥作用。
6.地膜覆蓋具有增溫和保墑的作用,是旱作農業的一項重要技術。
7.對此,相關專家提醒,受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影響,各地均出現跑墑現象,在土地還沒有完全解凍之前,各地應采取相應措施加強保墑,以確保春耕農作物下種。
8.為此,根據早地耕作蓄水保墑技術的特點,對其應用的經濟效益進行了分析。
9.通過中耕深松技術的田間作業實驗,驗證了中耕深松技術的蓄水保墑作用,指出中耕深技術應在阜新地區推廣應用。
10.預計干旱還會持續,有灌溉條件而未灌溉作物要及時灌溉,澆過水的麥田,應及時劃鋤保墑,防止土壤板結、開裂,以免跑墑。
11.在華北石質低山干旱陽坡,提高油松植苗造林成活率及生長量的關鍵,在于蓄水保墑。
12.戰國晚期秦國初步完善了以精耕細作、防旱保墑為中心的農業技術。
13.建議各地利用這次降水天氣過程,冬麥區抓緊做好耬播化肥工作,春小麥可搶墑適期早播;春季地膜作物地塊要盡快覆膜保墑,為春播做好準備。
14.對分蘗少或晚弱麥田,要在澆好返青水的同時追施返青肥;無灌溉條件的地區,要采取劃鋤等措施,以松土保墑,提高地溫,促根增蘗,防御初春凍害的發生。
15.長期以來,大多數農民都是用小型農業機械反復耕種,致使土壤活土層越來越淺,犁底層越來越堅硬,造成土壤蓄水保墑抗旱能力下降。
16.而我到墾區調研時卻發現,由于普遍采用大農機深耕,種植活土層都在一尺以上,保溫、保墑、透氣性好,糧食產量畝均比地方高出100斤以上。
17.稻草覆蓋能保墑、調溫和減緩土壤水分、溫度波動,降低麥田雜草密度。
18.發展旱作農業主要措施是培肥地力、蓄水保墑、調整作物布局。
※ "保墑"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