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仕圖跋語中道出饋贈及此畫的來龍去脈;仕女圖為上海朵云軒舊藏。
2.楊臣亮說,在西漢時期,細君公主、解憂公主及仕女馮嫽與烏孫和親時,就有數百名中原的工匠、侍衛、宮女隨和親公主進入伊犁生活、工作和通婚。
3.坐俑,高69厘米,體態豐滿,朱唇粉面,溫柔恬靜,身著寬袖長裙,展現富足盛唐仕女風采。
4.馬文銘看著拖地痛不欲生的表情,露出陰冷的微笑,手上的動作卻像撫琴的仕女一般,時而如同春風拂柳,時而如同渴驥奔泉,而是如同老僧面壁,時而如同將軍引弓。
5.僅從這批參展的仕女俑來看,有單刀髻、堆髻、墮馬髻、雙綰髻、烏蠻髻、雙丫垂髻、荷花冠七種類型。
6.“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頭。
7.隋唐繪畫表現貴族生活,出現張萱、周昉等專擅仕女的畫家,唐明皇的風流韻事,宮闈婦女的生活成為繪畫流行的題材,他們的繪畫也具有典范意義。
8.山坡上,一位典雅而娟秀的仕女,踏著靦腆而輕盈的碎步款款而來,她以靈心秀手巧剪一幅春上圖。
9.其一為洋裝仕女持傘立于中國式亭臺樓景之中,另一為數位紳士泛舟海上,遠處帆桅燈塔,均為西洋式建筑。
10.唐寅是我國明代著名的畫家,開創了削肩憂怨“世俗美”的仕女畫類型。
11.踐行以‘豐肥’為美這一核心審美觀,曾經是唐代仕女畫家周昉等人的共同理想及追求。
12.他們是貴族女性風俗畫的先驅,對后世仕女畫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13.摘要仕女畫發展至唐代,一改前人緊窄婀娜之風貌,呈現出以“豐肌為美”的審美特征。
14.畫家努力使這幅仕女畫具有一種閉月羞花的意境。
15.中國仕女畫,描繪多是古裝美人,所以,也稱美人圖。
16.仕女畫是中國傳統人物畫中的一個重要的類別和種屬,在唐代的仕女畫中,出現了“秋風紈扇”這一獨特的繪畫題裁和藝術圖式。
17.畫中的宮女們,搗練、絡線、熨燙,分工各有不同,其“豐肥體”人物造型,表現出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
18.其線條工細遵勁,設色富麗,其”豐肥體”的人物造型,表現出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
19.《溪山秀遠圖》、仕女畫名作《秋風紈扇圖》等。
20.涿郡屠戶,薄有家財,妙手丹青,尤其仕女圖值是高門間的珍品。
21.唐代大畫家張萱的人物畫中,婦女形象大多豐頰碩體,服飾艷麗,具有盛唐以后仕女風俗畫的典型風格。
22.除以上特定的人物雕外,還有諸如仕女、壽星、金剛力士、童子、道人等人物制作。
23.朝圣廟會上的路上冠蓋如云,仕女王孫,摩肩接踵。
24.陳平畫的仕女圖,似帶有林風眠的畫風,細細品賞,又感到自出機杼,別具匠心。
25.如崔百泉類莽夫定然是瞠目不解風情,但段公子這種讀過書的,就喜歡這種江南仕女。
26.仕女商賈紛至沓來,人聲喧嘩,肩摩踵接,一派熙熙攘攘的繁華景象。
27.蒼翠欲滴的山野仿佛仕女沐浴過了一番,飄逸的云霧如羽衣,把山中景色在朦朧中襯托得更加綽約,讓人恨不得終生投入這魅人的懷抱里。
28.善畫人物、仕女,尤工肖像,多作白描,用蘭葉描寫衣紋,兩顴微用脂赭暈染,娟媚古雅。
29.作品中的“執蓮”“拈花”等禪意仕女形象端莊大氣,體態豐滿雍容,清新脫俗,有盛唐遺韻,無俗脂艷粉,一改以往仕女畫中的消瘦病態之美,令人耳目一新。
30.唐人“豐肥濃麗、熱烈放姿”,以肥為美,世人公認,依據主要有楊貴妃的體態以及唐代宮廷繪畫和仕女畫中的女子形象等。
31.張萱畫中的仕女曲眉豐頰、體態肥碩,服裝頭飾繁縟華麗。
32.同時,顧長平是詩意的,在他的仕女作品里,女性體態韻稱、面容嬌美,明眸善睞、顧盼生情,畫面的全部魅力來自于閃現在描繪對象表情上純潔寧靜的美。
33.唐寅是一位山水、人物、花卉無所不能、無所不精的畫家,其傳世作品以山水最多,人物畫中則以仕女畫歷來為人稱道。
34.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
35.如唐代周曠的《秋風紈扇圖軸》、《宮裝仕女圖》、清改奇的《百美圖》等作品,均為中國美術史上的珍品。
36.蘇雪林《清代男女兩大詞人戀史之謎》的下半篇則論證龔自珍與顧太清的“丁香花案”,這兩人“一個是文章魁首,一個是仕女班頭”,正是八卦的好對象。
37.我愛在傍晚看五彩的游云,它們扮成俠士仕女,騎龍跨鳳,有盛裝的車輿,隨行的樂隊,當他們列隊緩緩行進時,隔山望去,有時像海面行舟一般。在我腦子里許多美麗的童話,都是由這些游云想起來的。
38.十二三年了,云姑滿臉是秀麗的滄桑,仿佛前朝一幅塵封的淡彩仕女。董橋?
39.馬丁看得如此認真專注,五百個衣著時髦的仕女名媛也都轉過頭去看他在看什么。
40.五百個仕女名媛用戴了手套的手輕輕地鼓起掌來,要想鼓勵她們的客人,那羞澀的偉人。
41.如果你是煙雨江南微波湖畔輕舟采蓮的仕女,那我就是從你纖纖細手中錯過的那一粒蓮子。
※ "仕女"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