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德字源流,甲骨文的德字是王功,西周金文的德字是王德,春秋變成貴族品德,戰國后擴成為士德、官德,兩宋擴及細民吃飯睡覺說話思想無所不包的瑣屑之德。
2.宋教仁十二歲失怙,家境貧寒,從小目睹官府魚肉鄉里,貪暴寡恩,細民飽受欺凌,悲苦無告,心中的不平耿耿難消。
3.為掙錢而累壞手腳的多半是細民,為藏錢而傷透腦筋的多半是貪官,后者生財有道,可是藏錢無術。
4.事實上,曾經的中國,并不缺乏諸如此類的信仰,比如孟子式的安貧樂道,比如陶淵明式的寄情山水,再比如細民百姓在一粥一飯中獲得的簡樸的快樂。
5.城市形象既存在于每一個市井細民的舉手投足間,也展現在每一個官員揮斥方遒的指點之間。
6.山野鄙夫、市井細民爆粗口,沒什么好奇怪的,也沒什么好琢磨的。
7.圖虛榮、不尚實,向來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流風所及,不僅在富裕層次群體,亦熏染至市井細民。
8.考中進士的白居易到京畿周至縣做縣尉,對上級不卑不亢,對草民細民比較體恤。
9.這里絕少自命不凡的“天才”,也絕少自慚形穢的“細民”。
10.到了曾國藩攻下南京,面對戰后的蕭條,他排除眾議開放了秦淮夜市,一時消費活躍,“養活細民不少”,很快就恢復了一種承平局面。
11.適應了市井細民的渴求,反映了晚明世俗百姓的審美趣味,張揚和明示著文學適應市井平民的文學趨向。
12.鐘鼎之家,狐貉無所用之;細民無衣無褐,亦可卒歲。
13.儲仁遜抄本小說中的清官,除了清正廉明,執法如山之外,都有些市井細民的狡黠手段。
※ "細民"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