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清實學以“經世致用”為價值核心,在批判程朱理學“束書不觀,游談無根”的基礎上,大力提倡實事求是之學。
2.程朱,即程顥、程頤兄弟與朱熹,是理學的大師;申韓,即申不害與韓非子,是法家的代表;黃老,即黃帝與老子,是道家的別稱。
3.這樣,程朱所講的“即物窮理”,亦無非是“明心見性”,“冥心求理”的一種“內觀返視”而已。
4.他一生苦研儒學,表倡程朱理學、開博學鴻儒科,設館纂修《明史》,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
5.念及你們兩家,均是漢學泰斗、程朱理學大家,世代書香門第,令人欽佩,故爾在你們兩家遇難之時,我不踐前言,受你父之托,留下了你們兩家的根。
6.即便是宋明理學內部也有程朱的理學與陸王心學的區分.
7.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束縛多如牛毛,程朱禮學提倡婦女要貞*守節,更將這種殘酷的制度發揮到了極點。
8.他為學獨宗程朱,對陸王學派、漢學和文章之學均表示出輕視的態度。
9.作為三袁之長,袁宗道精通佛教,運用禪宗的心性論,在思想上打破程朱理學的僵化教條限制,文學上追求革新,要求擺脫束縛,反對雷同,反對摹擬,恢復個性,寫出各具特色的直抒胸臆的作品。
10.程朱“格物致知”論的失敗正是其整個悲劇命運的一個縮影,它對理解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之發展滯后亦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11.戴震對程朱理學的批判是全方位的。
12.在中國做知識分子,有一種傳統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傳下來的,那不是自己先去做個循規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樣,做出了樂趣,再去管別人。
13.黃震是南宋末年“程朱理學”代表人物之一.
14.北宋統一的社會局面帶來了經濟的繁榮,“偃武修文”的基本國策使“程朱理學”逐步居于統治地位。
※ "程朱"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