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到這里,我還想談談媒體在宣傳上的“冷熱病”。
2.伍美華在會上強調,“三下鄉”活動要防止“冷熱病”,要防止“上頭熱”,“下頭冷”,不能熱在活動現場,冷在“面上”,不能熱在活動月,冷在平常。
3.打那以后,包家良犯冷熱病了時馮老師就常叫樂亞英送他回家。
4.瘧疾是一種經蚊蟲叮咬而傳播的重要寄生蟲病,古時稱“瘴氣”,俗稱“冷熱病”、“打擺子”。
5.重點扶植創業單位、創業項目,尤其要重點扶植能吃得苦中苦、不犯“冷熱病”的人。
6.一些部門的熱線電話總是時冷時熱,而且這“冷熱病”都是有規律的。
7.本報訊(記者崔夢欣)昨悉,患上“冷熱病”的武咸城際鐵路發車安排表獲相關部門“對癥下藥”。
8.極少數熱線常患“冷熱病”,開通時風風火火,開通后卻漫不經心,群眾遇到急事,要么撥不通,要么無人接聽;即使撥通了,又推來推去,“踢皮球”。
9.市委*記柯俊表示,百日整治不是整治百日就結束,而是以高壓態勢,持久整治影響發展環境的“糊涂病”、“軟骨病”和“冷熱病”。
10.瘧疾曾經讓人束手無策,我國民間俗稱之為打擺子、冷熱病、瘧子等,我國瘧疾病例數曾經位居各種傳染病的首位。
11.原因在于“文山會海”基本上靠人治,因為是人治,也就必然是一個“冷熱病”。
12.哦,這是冷熱病,你上網查一下,以前小時候會不經意發燒,所以就弄上這個圖案,發燒時會第一時間發現。
13.本報訊(記者崔夢欣通訊員孟立胡波)明天起,武咸城際鐵路將施行新時刻表,原來的“冷熱病”得到“對癥下藥”:首班車推遲、直達班次增加、間隔時間縮短。
14.瘧疾,俗稱“冷熱病”、“打擺子”,是瘧原蟲通過蚊子(按蚊)傳播的人類最嚴重的寄生原蟲感染性疾病。
15.在形式主義上,主要存在政績觀錯位,工作流于形式,抓工作有冷熱病,各種考核評比不合理等問題。
16.一如此前各界所期望的,在時隔五年重回達沃斯這個位于阿爾卑斯山脈的冰雪小鎮時,中國*理***為身患“冷熱病”的世界經濟帶來了“中國藥方”。
17.這就是電力“冷熱病”的病根所在。
※ "冷熱病"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