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念忽略,便有錯言錯事。曾國藩?
2.曾國藩說過,商賈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勤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
3.盤根錯節,可以驗我之才;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艱難險阻,可以驗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驗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驗我之節。曾國藩?
4.血氣盛,則克治難。欲養心者,先治其氣。曾國藩?
5.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閑境,晚年經不得逆境。曾國藩人生三境說。曾國藩?
6.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曾國藩?
7.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圣外王之業,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曾國藩?
8.所以他致書曾國藩,批評他存在輕敵思想,說湘軍此時“將士之氣漸驕,將帥之謀漸亂”,要求他提高警惕,以防大的閃失。
9.見曾國藩滿意地合上竹箱子,鄂順安道:“本部院在牡丹亭為翰林公擺了一桌賠罪酒,我等……”。
10.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曾國藩?
11.才覺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曾國藩?
12.這些明來暗去的猜忌,曾國藩豈能不知。
13.對太平街、曾國藩墓、黃興故居、同仁里公館等歷史街巷、名人墓葬、名人故居等,要科學合理予以利用,做到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與城市建設發展有機結合。
14.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曾國藩?
15.曾國藩毫不推脫地接手過來,因為除了他,沒人肯去趟這趟渾水,舉國上下都知道這是件多么棘手的事情。
16.建立不世之功、一門榮顯的曾國藩,在功成名就之時,仍然一再要求族中子弟戒奢傲、去驕佚。
17.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曾國藩?
18.自立志自新以來,至今無聲余日,未曾改得一過。曾國藩?
19.曾國藩臨死之前,財產不少,然而他把這些財產悉數歸公。
20.張宏杰形容曾國藩不比海瑞,他不是“自虐狂”,在曾國藩為官的終身,對官場的明規則和潛規則都十分的尊重,慶吊往來,禮數周到。
21.提出良心,自作主宰,決不令為邪欲所勝,方是功夫。曾國藩?
22.萬般無奈之下,曾國藩上奏懇請清廷“于寄諭中,獎其勛謀而慰其勞苦”,說是“則天語一字之褒,勝于臣等函牘萬萬矣”。
23.中國大將軍和宰相曾國藩在他的一封家書里說:書法只有兩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形式和表現。
24.無恒者,見異思遷也,欲求長進難矣。曾國藩?
25.這個曾國藩也太膽大妄為恣肆無忌了!咸豐忿忿不平的想。
26.巧辯者與道多悖,拙訥者涉者必疏,寧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國藩?
27.患在略識世態而又懷一肚皮不合適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軟,所以到處寡合。曾國藩?
28.吾常見夸己者,以要譽而受嗤也;吾常見媚人者,以求悅而招鄙也。夫士處世,無為可議,勿期人譽,無為可怨,勿期人悅。曾國藩?
29.凡事皆貴專。求師不專,則受益也不入;求友不專,而博愛而不親。心有所專宗,而博觀他途,以擴其識,亦無不可。無所專宗,而見異思遷,此炫彼奪,而大不可。曾國藩?
30.沽虛譽于小人,不若聽之于天。遺貨財于子孫,不若周人之急。曾國藩?
31.學而廢者,不若不學而廢者。學而廢者恃學而有驕,驕必辱。不學而廢者愧己而自卑,卑則全勇多于人謂之暴,才多于人謂之妖。曾國藩?
32.曾國藩在日記中是這樣記的,“肆口謾罵,忿戾不顧,幾于忘身及親若此”,這對于讀書人來講非常有辱斯文,后來曾國藩也很后悔。
33.曾國藩的內心,是鄙夷、憎惡“奉洋若神”的,當買辦起家的楊坊被打,他在信中說“足使挾洋人自重者爽然自失”,稱心而快意。
34.實際上,洪楊的太平軍將綠營和旗營都打殘了,最后滅掉洪楊的是以毅勇侯曾國藩組建的湘勇為代表的地方武裝,他們有著與旗營和綠營完全不同的編制和訓練。
35.他的很多批評,都是“對事不對人”的,不過,有些關于曾國藩的批評,被有心人傳給曾國藩,曾當然覺得左忘恩負義。
36.人于平旦不寐時,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謂智矣。曾國藩?
37.曾國藩所知道的名流有唐鑒、倭仁、吳竹如、竇蘭泉、馮樹堂、湯海秋、何紹基等人,這些人各扇風華,讓曾國藩羨慕嫉妒不已。
38.事事順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遠之。曾國藩?
39.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曾國藩?
40.居高位者,以知人曉事二者為職。曾國藩?
41.曾國藩保持了良好的記日記的習慣,每天的一記,都是對自己一天生命的總結,這種總結直到他得中風臨死前一天還進行著,足可見他踐行自己“一日生死”。
42.受兩次**戰爭的沖擊,曾國藩對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國,認為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并反對借師助剿,以借助外國為深愧。
43.曾國藩提倡修“心”,是要其子弟做到“慎獨”、“不忮不求”、“孝友”、“仁”、“敬”、“謙”、“恕”等。
44.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求仁則人悅,習勞則神欽。曾國藩?
45.曾國藩即使在戎馬倥傯、軍書傍午的戰爭期間,也仍然堅持寫信記日記,他用這種方式來涵養靜氣,并且將這份靜氣傳輸給更多的親友。
46.當你走進位于湖南雙峰荷葉鎮的曾國藩故居富厚堂、走進曾氏后人的家門,你會發現家訓不在所謂的“語言”里。
47.要與世間撐持事業,須先立定腳跟始得。曾國藩?
48.曾國藩稍一思忖,提筆又寫了《與省城紳士書》與《與湖南各州縣公正紳耆書》二文。
49.省事是清心之法,讀書是省事之法。曾國藩?
50.二十年來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盡,以是知克己最難。曾國藩?
51.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曾國藩?
52.再另擬一道旨意,禮部侍郎曾國藩,此次于朕下詔求言一事中所上奏章語句清晰,文字剴切,甚和朕心,著南書房行走。
53.古來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惟數萬人困于堅城之下,最易暗銷銳氣。弟能養數萬人之剛氣而久不銷損,此是過人之處,更宜從此加功。曾國藩?
54.古來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曾國藩?
55.讀經要就情事參理道,讀史要就理道定是非。曾國藩?
56.曾國藩也不例外,他把學術和實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所獲得的認知含金量十分充足。
57.為善者常受福,為利者常受禍,心安為福,心勞為禍。曾國藩?
58.不為圣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獲,但問耕耘。曾國藩?
59.勤于邦,儉于家,言忠信,行篤敬。曾國藩?
60.曾國藩一生以很會寫對聯而自鳴得意,是大清朝著名的“對子”發燒友,他的楹聯涉及喜慶、哀挽、題贈及山川名勝等,尤以挽聯著名。
61.有惻隱之心者,必有羞惡。曾國藩?
62.因此,對謝安與曾國藩來說,圍棋都不過是“矯情鎮物”的道具。
63.而曾國藩在直隸時,就著力通過改善書院教育,一矯他心目中直隸近年“學風樸陋”之弊,進而帶動一省風氣的改良。
64.服金石酷烈之藥,必致損命。即坐功服氣,往往損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氣和平,卻疾多壽。曾國藩?
65.1861年太平軍攻克杭州后,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
66.???????所以,曾國藩久綰軍務而轉戰東南,一路都在用心召喚、省察和匯聚地處下層的士林人物,并因之而成其幕府和周圍的濟濟多士。
67.學貴有常,又貴日新。日新若異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曾國藩?
68.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則善矣。曾國藩?
69.一到銀庫,司庫便帶著屬下各官差,將曾國藩等人迎進辦事房。
70.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星。曾國藩?
71.受非分之情,恐辦非分之事。曾國藩?
72.這柄竹扇,是曾國藩在成都一處深巷里的一家老字號古玩店買的。
73.常沉靜,則含蓄義理而應事有力。曾國藩?
74.“天下惟吃虧二字,受用不盡,人但有恒,事無不成”,這是多次“吃大塹”的曾國藩留下的金玉良言,很顯然,這也是留給后人的“成功之言”。
75.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曾國藩?
76.而當時正是太平天國運動高潮階段,清朝急需用人,故用計謀,令陳敷以風水地學家的身份,針對曾國藩貪戀功名之心,故弄玄虛,引他出山。
77.為己之學,成己所以成物,由本可以及末也。為人之學,徇人至于喪己,逐末而不知反本也。曾國藩?
78.守衛西華門的善撲營軍士已經接到命令,見是曾國藩要入宮,檢查之后就立即放行了。
79.這個人當真是老奸巨滑,評說太平軍與團練,再說曾國藩,把張華軒夾在里面左說右說,說了再說,當真是冷箭嗖嗖不停,直射向張華軒心窩。
80.歷史界已經在湖南發現了李秀成手稿的足本原稿,有機會我建議大家都可以讀一下全本,免得被曾國藩斷章取義,冤枉李秀成背了叛徒的惡名100多年至今……
81.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官事不省而望從容,可得乎?曾國藩?
82.鄭板橋是“放一著,退一步”,如他的燒契券即是;曾國藩卻是“一味渾含,永不發露”,假裝糊涂。
83.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曾國藩?
84.能食淡飯者方許嘗異味,能混市囂者方許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許處功名。曾國藩?
85.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不靜則燕居閑暇,亦憧憧亦靡寧。靜在心,不在境。曾國藩?
86.在這封信中,曾國藩以一種極少有的委婉語氣,告誡兒子習勞習苦,不要沾染管家的氣息,而應保持寒素的家風。
87.天道忌巧,謙退不爭,不伎不求。曾國藩?
88.后來出任岳麓書社總編輯,他用獨到的眼光與膽識,出版了古典文學普及本書系和曾國藩、周作人作品書系等,使岳麓書社從眾多古籍出版社中脫穎而出。
89.曾國藩正是如此,具有遠見卓識的他不失時機地抓住了幾次關鍵的機遇,勇于開拓,鍥而不舍,最終獲取了成功。
90.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不該順時,不可趨時。曾國藩?
91.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曾國藩?
92.“堅忍有恒”四字,最為辦事要著,勿畏難中輟,勿滋生弊竇,勿遺人口實。照此進行,何患不達目的?曾國藩?
93.志之所向,金石為開,誰能御之?曾國藩?
94.在大學時期,肖山讀了曾國藩的傳記和日記,深為他的文才武略和自律感到震撼。
95.茍能發奮自立,負薪牧冢皆可讀書;不能發憤自立,即清靜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曾國藩?
96.以此,在湖北官場軍界深度混過的李云麟在光緒年間辟謠,說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官文“百無一長”,甚至說什么他能封伯爵,也全靠曾國藩讓功。
97.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曾國藩?
98.在唐浩明看來,曾國藩身上蘊藏著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可總結為修身克己、百折不摧、功成身退、與時俱進、求闕惜福五個方面。
99.曾國藩認為,古人修身的理論中,關鍵的一條是“不忮不求”。
100.曾國藩是一個注重自我內在修煉的人,他待人接物主張寬厚,廣泛地交游社會各個階層、各種類型的人士。
※ "曾國藩"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