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們一齊奔向弘晝的府邸,來到巷口一看,果然這里門前糊著白幡兒,家人也都披麻帶孝,還真像是出了大事。
2.看你那樣,如喪考妣,去給他們披麻帶孝吧!
3.山風獵獵,吹動林濤,盡化做悲聲,全場幾百號人也是盡皆肅穆,靜靜地看著跪在墳前披麻帶孝的韓家人。
4.風雨親筆題寫了橫匾,并且下令全軍上下披麻帶孝,全城百姓扶棺相送,可謂極盡哀榮,給足了耶律部族面子,也緩解了雙方存在的不信任感。
5.你們要給那小娃娃披麻帶孝?我看是用不著的,我看他身體健康,肯定比你們活得還久!
6.當然也有不少人家披麻帶孝,哀哭陣陣,在追掉這四取得亡魂,也算是戰爭中的特景吧。
7.回到家里,小山躺在床上小睡了一會,醒來時已是后半夜,夜靜更深,萬籟聚集,小山準備上路了,他將家里的兩個麻帶在身上,便來到井口邊。
8.當時駐守在文城的劉秀一聽哥哥被害,猶如萬箭穿心,然而自己力量單弱,無法與皇帝劉玄抗爭,只用韌晦之計,也不為兄長披麻帶孝,競被劉玄封為蕭王。
9.現在讓他們學一些保命的本事,以后又有多少家不用披麻帶孝?又有多少人不會成為孤兒寡女?我也知道,有句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老話。
10.全家男女老少主仆均披麻帶孝。
※ "麻帶"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