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隋皇帝下詔命治書侍御史劉子翊率兵兩萬驍果軍前去討伐操師乞,但是,劉子翊太輕敵了,以為對方是一群烏合之眾不堪一擊,結果中了林士弘設下的埋伏。
2.侍御史王義方繼之而起,當廷揭露李義府貪色枉法,以及當初因和劉洎、馬周同性戀而受到推薦的穢行。
3.鄱陽(今江西省波陽)人,東漢時名臣,官至侍御史。
4.Y,曾任邢州錄事參軍;父親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隱出生的時候,李嗣任獲嘉縣令。
5.席間爆出許多笑聲,侍御史尹大人更是臉色鐵青,這尹晴兒平日驕縱,胸無點墨,如今出了這么個俗不可耐的對子真是貽笑大方。
6.李淵名為并州留守兼晉陽宮宮監,實則無權過問,宮中大小事務都由楊廣親信、守宮副監、侍御史裴寂全權監管。
7.他擔任侍御史的時候,有一個尚書省的左司郎中王本立,很得高宗的喜歡,恃寵弄權,朝廷上下莫不畏懼,狄仁杰憤而上表,請求高宗將其交付法司治罪。
8.說起來,京兆尹是從三品高官,御史中丞才正五品,侍御史更是只有從七品,相差懸殊。
9.先是,御史中丞石公弼、侍御史毛注數劾京,未允,至是,貶太子少保,出居杭。
10.會有敕差一御史遠使,同列遞相辭托,仁本越次請行,言于治書侍御史馬周曰:食君之祿,死君之事。
11.中臺侍御奏案女史,置一人(銓人士)。
12.張讓話音一落,侍御史郭延出奏:陛下,臣延有章奏,中常侍張讓賓客于歌私通張角,黃巾之亂天下板蕩皆有十常侍禍亂朝綱始,還請陛下誅除十常侍以安天下。
13.是歲應司空辟侍御史兗州刺史以二千石之尊,過鄉里,薦祝祖考,白日繡衣榮羨,竟無他怪。
14.國忠自侍御史以至宰相,凡領四十馀使,又專判度支、吏部三銓,事務鞅掌,但署一字,猶不能盡,皆責成胥吏,賄賂公行。
15.治書侍御史權萬紀權萬紀、侍御史李仁發李仁發,俱以告訐譖毀,數蒙引見,任心彈射,肆其欺罔。
16.朝廷得了一個有孝行的董陶,自然特加重用,先讓他做了縣丞,又當縣令,再任侍御史,后來破格提拔為魯相。
17.袁隗略有愧意,但袁術則言語間頗為不滿,在京畿城內某酒肆中,大言非議朝政,不料卻被某侍御史無意聽聞,遂匿名舉報到天子跟前。
18.博覽多識,權略多奇,初辟太尉府,舉茂才,遷侍御史,因不滿宦官專權,棄官歸家,以正直不得志于冀州太守韓馥。
19.正巧皇后肚疼犯病,狀元即刻奉茶侍御,皇后啜茗果然病除。
20.唐英久侍御前深知宋鈞奇妙,曾委派他的幕僚吳堯圃赴潁州尋找鈞釉秘方,后來試燒成功郎窯紅,史料證實并非郢書燕說。
21.中平初年,舉高第,為侍御史,與中丞不合,托病辭歸。
22.播,天寶中舉進士,補校書郎,累授萬年縣丞、武功令、殿中侍御史、刑部員外郎、萬年令。
23.厲玄,登太和二年進士第,官終侍御史。姚合同時人。詩五首。
24.韓定辭,深州人。為鎮州觀察判官、檢校尚書祠部郎中,兼侍御史。詩一首。
25.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數百人,皆錦衣繡襖,荷戈執戟。
26.雅性節儉,不好華麗,后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采,帷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溫,無有緣飾。
27.其中御史中丞因為統領侍御史和諸郡監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糾彈百官,權力尤重。
※ "侍御"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