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仁者五,赍志以沒者二,終成其志者三,以壯語清操傳者各一,上下數千年,卓立特行奇節正氣之概,略盡于此矣。
2.這部命運多舛的影片耗盡了他的心血,為了拍出他追求的那種“有氣質和陌生感的電影”,他的一絲不茍到了近乎偏執的地步,終至不堪負荷,赍志以歿。
3.“赍志育賢良,含辛茹苦,偉績豐功垂青史;丹心昭日月,鞠躬盡瘁,高風亮節勵后人”。
4.而彼賊徒為一人之富貴利祿起見,遂不惜厚誣君父,以致德宗皇帝郁郁引歉,赍志以歿。
5.他用盡精力著述文字學——《小學識字教本》,寫到“拋”字,便一病不起,赍志以歿。
6.小小癡情不改,赍志而沒,為世間留下一段薄情郎愧對癡情女的故事。
7.1916年11月8日凌晨,戎馬倥傯、盡瘁國事的蔡鍔將軍在日本福岡赍志而歿,年僅三十七歲。
8.“赍志育賢良,含辛茹苦,偉績豐功垂青史;丹心昭日月,鞠躬盡瘁,高風亮節勵后人”,華師附中全體師生為他們尊敬的老校長呈上挽聯。
9.自此,年近知天命的唐伯虎才最終絕意仕進,在一種心灰意懶、頹然自放的狀態中度過余生,于五十四歲那年在貧困交攻之中赍志而歿。
10.赍志而沒,從此之后荀彧如心灰意冷,行尸走肉,至此郁郁而終,這就是荀彧的結局。
11.,他筆下的主人公大都充滿高尚的理想和服務社會的愿望,但卻要么因為性格的軟弱,要么因為疾病的折磨,要么因為環境的阻遏,最終壯志未酬,甚至赍志而歿。
12.,為此“欲別建家塾一區,俾子弟肄業其中”,但終“以年高不及為,赍志以歿。
13.風云變幻,正道臨淵,先烈赍志,捐軀赴難。
14.這個作惡多端的殺人犯終于被擒獲了,受害者的家屬赍志而歿,恨不得當時就活剝了他。
15.族人衍慶堂五亭公考慮到“吾鄉雖有義倉,而實業無多,恐形支絀,且有養無教,尚留遺憾”,遂慨然表示“以興養立教為己任”,未及實施便赍志以歿。
16.他的兒子黃百家繼承了父親搶救漢文化的未竟之業,幫助和續修《宋元學案》,但未完成,赍志以歿。
※ "赍志"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