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冠博帶的中年男子在玉皇大帝的最后神念當中出現,倉頡一行一動之間,總是有種無比的瀟灑:學懂復仇不難,學懂寬恕才難。
2.只見一峨冠博帶,俊爽有風姿,鶴然玉立的中年人卓立于大廳之前,含笑望著三人。
3.為首的一個高冠博帶相貌清秀的青年溫聲道:子蠻師弟,子幽師妹,在下姓顏名回,字子淵,恭為夫子門下大弟子。
4.魯肅乃引孔明到幕下,早早的看見張昭,顧雍等一般文武二十多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
5.他那峨冠博帶的裝束很有古典風味。
6.范石匱穿著一身所謂漢服,寬袍大袖,褒衣博帶,形制雖然簡單,但配合以他高大的身材,輪廓鮮明、一把大胡子的臉型,反而給他增添了一種天然的風韻。
7.大殿之上,羅浮掌教青云上人端坐在上方,在其左邊是高才曾經見到過的太陽道人,右邊的一位則是高才未曾見過的高冠博帶的道人,羅浮另外一個長老安期生。
8.遠處走過來一位松形鶴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帶,道貌非常的人物。
9.忽然一道劍光從一個島嶼上破空飛出,卻見那寶劍上,有一人身著峨冠博帶,豐姿俊爽的男子立在其上,面容瀟灑。
10.陳明博帶著幾個小弟離開了學校后來到了常去的臺球廳,可是幾個小弟紛紛覺著陳少丟了面子,都在旁邊七言八語的出謀劃策。
11.一條人影落在當地,破軍定睛看去,只見此人細眉鳳目,峨冠博帶,一派儒雅。
12.我們知道漢代的服飾,貴族和官員是要戴冠的,高高的冠,寬寬的衣,峨冠博帶,是所謂漢官威儀。
13.進了正堂,卻見孔非子早已高冠博帶端容而坐,身后掛著一副巨幅畫像。
14.各民族文化聚于太原,從服飾上看,有短衣束袖的胡服,有深衣博帶的大敞;皂鞋布履皮弁籠冠,不一而足。
15.話音落時,一個峨冠博帶的中年修士現身出來,卻好像沒有看見眼前的眾人,只是靜靜望著馮楠。
16.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后,反而是一桿竹管筆偶爾涂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游。余秋雨?
17.駱玉終于穿上了峨冠博帶的博士服,從校長手上鄭重接過博士證書。
18.隨著赤紅的浩然之氣越來越強,一尊高冠博帶,手持書卷的儒者形象在魏遲的身后呈現。
19.走到城西的時候,忽見數十個高冠博帶之人當街站立,似是等候已久,正是顏回、子路、子貢等孔非子的七十二賢徒。
20.為首一人二十幾歲年紀,體態雄偉、面龐俊朗,峨冠博帶,器宇軒昂,乍一看令人嘆羨,仔細一看,正是虎威中郎將高云。
21.莊院內走出一人,松形鶴骨,身體消瘦,但卻器宇不凡,峨冠博帶,道貌非常一看龐德公笑道:“德公來了!”。
22.而且,中年人他們的衣衫是高冠革履,褒衣博帶,正宗的唐裝,與現代服飾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23.魯妙子身材高大,面容剛毅,如刀削爺鑿一般,卻又帶著一股飄渺之氣,佩上寬松的衣袍,峨冠博帶,一見之下,便會生出高山仰止的感覺。
24.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崇樓華堂也都淪為草澤之后,那一桿竹管毛筆偶爾涂畫的詩文,卻有可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心中的故鄉。余秋雨?
25.寬衣博帶、長裾雅步的漢服與西裝、中山裝、短裙牛仔、中國其他民族服飾等各色服裝紛然雜陳、供人平等選擇,洵為社會多元、進步的標志之一。
26.另一人峨冠博帶,容貌奇古,說話之際氣息吞吐,波濤般靈光在他周身聚散離合,仿若潮漲潮落。
27.一個三十五六歲的中年人,高冠革履,褒衣博帶,站在李隆基身后,目光銳利,緊盯著李隆基,把李隆基叼著青蒿的樣子看得清清楚楚,臉上寫滿震驚。
※ "博帶"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