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躬自省,舍名取義,無心之失,誤傷君子。
2.十月丁卯,神武上言,幽、安、定三州北接奚、蠕蠕,請于險要修立城戍以防之,躬自臨覆,莫不嚴固。
3.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不反躬自責,而是公示三毛錢的欠費學生,就讓這個原本可以諒解的恥罰處于非議之中。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強調處理的難度而不是反省自身,從這個角度來說,市藥監局的態度也還是存在問題的。
5.試反躬自問它從何而來,或如是靜觀.
6.總之,在男人眼里“家花沒有野花香”,女人要反躬自醒的同時,男人也要捫心自問。
7.巡視不是目的,其如“繩”如“礪”,為的是讓被巡視地區和單位的領導干部能夠以巡視意見反躬自省,朝聞夕改。
8.那些反躬自省者可能會發現真理,而光是盯著他們看的圍觀者卻不然。
9.能夠反躬自省的人,就一定不是庸俗的人。
10.在崇尚契約自由的法治社會,人人皆反躬自省,等禮相亢。
11.你真的必須反躬自省,尋找自已內心的力量.
12.在問題進一步惡化之前美國會首先反躬自省嗎?
13.這次發生的事故,你是有責任的,你應該反躬自省。
14.也正因為這樣,當他到了垂暮之年,還在不斷地反躬自責,說西路軍的失敗,使他長期愧悔交加,余痛在心。
15.存在之子阿!你被傳去做畢生總結之前,每日必須反躬自省.
16.修律己,當先鋒,捷足先登道德峰。躬自省,常思過,千經萬典融貫通。五谷登,六畜旺,歌唱和諧精氣神。講文明,樹新風,千古文明中國人。
17.政府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首先應當退而反躬自省,所謂“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18.為什么?陳立雪反躬自省,為什么怒血滾滾沖刷不盡他的淡然若定?龍吟雄渾,在黑夜里回蕩,是癡情種子忘情悲戚。
19.《論語·衛靈公》中有這樣一句話“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20.順境逆境看襟懷,大事難事看擔當。鞠躬盡瘁躬自省,敢于善于勇擔當。千載難逢橋頭堡,當仁不讓采飛揚。開放富裕新云南,文明幸福譜新章。
21.較之往年,招待費降是降了,而且降得明顯,但拿此來說話“不奇怪”,恐怕站不住腳,也完全沒必要為此沾沾自滿,倒應該反躬自省。
22.對這一次的“拜孔”活動,也許“和為貴”的孔夫子能夠體諒學校的苦衷,“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23.游老師就是這樣的老師,“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使學生如沐春風,不是姑息遷就犯錯誤的學生,而是以無窮的魅力和有素的教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4.孔慶東以“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自居,這樣一個嘴里不干不凈的人,實在辱沒了孔老夫子“言忠信,行篤敬”“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之類教誨。
25.孔慶東以“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自居,他經常性的出口成臟,卻辱沒了孔老夫子所提倡的“言忠信,行篤敬”、“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26.她反躬自問,發現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
27.賢兄又在笑我,賢兄也知道,嘗試了這么多次,沒有一次能告大成,這就說明此計有大缺漏之處,既然如此,小弟便反躬自省,另尋良策,又何必抱殘守缺,一意孤行呢?
28.與人為善和為貴,當仁不讓風格好。修身律己躬自省,謙恭虛己萬事好。講究文明樹新風,積善積德品自高。奉獻社會真誠美,赤子生輝新風好。
29.出了問題,先要反躬自問,不要把責任全部推到別人身上。
30.先哲孔老夫子說“君子求諸已”,要求的就是遇事先反躬身自問,應當“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31.然而,我們必須反躬自問,當更現實的局面提出我們的人類同胞需要幫助時,我們應該怎樣來承擔起責任。
32.這件事情你有責任,應該好好反躬自省。
33.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會充實我們的頭腦。巴爾扎克?
34.是不是某些領導的行為出現偏差,離群眾的需求太遠,致使群眾不得不出此下策,懸賞邀請市長坐公交車,對領導進行“諷諫”?此舉誠足令為政者反躬自省。
35.胤礽受到康熙帝的斥責之后,非但不反躬自省,反而嫉恨在心,在行軍途中,每夜逼近父皇所居的幃幄扒裂縫隙向里窺視。
36.錯誤未必全在他,你也應該反躬自省,他到了今日的地步,你是于心有愧的。
37.你應該老老實實地反躬自省,找出你這些錯誤觀點的根源.
38.今天城里戒嚴,到處都有躬自菲薄的士兵在巡邏。
39.修心養性修誠心,誠心誠意修品行。誠信社會人人建,打拐防騙美品行。爾虞我詐難立身,坦誠相待躬自省。一諾千金重承諾,德行天下貴誠信。
40.請反躬自問,耶穌基督在今天對你又有何意義呢?
41.黨和國家為我們創造了優越的學習條件,我們每個中學生,難道不應該反躬自問,我是否完成了祖國交給我的學習任務,我將怎樣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貢獻力量呢?
42.這位朋友反躬自省,自己從前投入翻譯的那些書,也有可能早已經在出版它們的那些國家中淪為了明日黃花,竟大發悔其少作之感嘆。
43.錯誤未必全在他,你也應該反躬自問,他到了今日的地步,你是于心有愧的。
44.吾人最大之知識,系反躬自省。
45.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徑。
46.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 "躬自"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