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孝文皇帝,閔中國未安,偃武行文,則斷獄數(shù)百,民賦四十,丁男三年而一事。
2.高皇帝親垂功德,建立諸侯,幽王、悼惠王絕無后,孝文皇帝哀憐加惠,王幽王子遂、悼惠王子卬等,令奉其先王宗廟,為漢籓國,德配天地,明并日月。
3.他終于成為了讓四海賓服的大帝國君主——昭烈文皇帝。
4.昏憒之念!次日,康熙復(fù)召諸王及大臣,屢言于夢中見孝莊文皇后及孝誠仁皇后“顏色殊不樂”。
5.孤荷文皇殊寵,思報(bào)厚恩,欲與諸賢立功王室。
6.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而朕愛之如一也。可見文皇之胸懷,不愧天可汗之名也。
7.我高祖光文皇帝靖言惟茲,痛心疾首,故身衣大布,居不重茵;先皇后嬪服無綺彩。
8.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莊文皇后博爾濟(jì)吉特氏的陵墓.
9.端昊走在一行人的最前面,昂首步入了大殿,在大殿的最前方,是宇文皇族歷代先皇的畫像和供奉的神位。
10.今日諸宗室親族皆在側(cè),朕依太宗孝文皇帝之成例,考校爾等功課、政見!
11.于是矯情飾貌,肆厥奸回,故得獻(xiàn)后鐘心,文皇革慮,天方肇亂,遂登儲(chǔ)兩,踐峻極之崇基,承丕顯之休命。
12.有司數(shù)請濞罪,孝文皇帝寬之,欲其改行為善。
13.讀史至唐文皇,亦覺心開目明,其從諫處雖出好名,正所謂三代以下惟恐不好名也。
14.這就是孝文皇帝時(shí)期太中大夫、洛陽才子賈誼遺落在籍田里的官印。
15.鏟平諸呂,孝文皇帝登基之后,甚為憐憫幽王的遭遇,于是將趙國一分為二封幽王長子劉遂為趙王,少子劉辟疆為河間王。
16.朕無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wù)從約省。刺史、二千石長吏皆無離城郭,無遣吏及因郵奏。
17.8月22日,載澤一行巡視了同治皇帝的惠陵,同治帝妃的惠妃園寢和順治帝生母孝莊文皇后的昭西陵。
18.鏟平諸呂,孝文皇帝登基之后,甚為憐憫幽王的遭遇,于是將趙國一分為二封幽王長子劉遂為趙王,少子劉辟疆為河間王。(造 句 網(wǎng))
19.孝文皇帝駕崩時(shí),申屠嘉以丞相的身份,領(lǐng)取遺詔,并頒布天下,同時(shí)新君登基,孝文皇帝的葬禮及神廟的建設(shè),都是由其一手包辦的。
※ "文皇"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