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旄黃鉞
白旄黃鉞 (白旄黃鉞)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ái máo huáng yuè,白旄黃鉞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bái máo huáng yuè
怎么讀
注音ㄅㄞˊ ㄇㄠˊ ㄏㄨㄤˊ ㄩㄝˋ
出處《尚書 牧誓》:“王左仗黃鉞,右秉白旄以麾。”
例子某十八歲同父起義,白旄黃鉞,平定兩京。(明 無名氏《智降秦叔寶》第一折)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指出師打仗。
※ 成語白旄黃鉞的拼音、白旄黃鉞怎么讀由CNDU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 與(白旄黃鉞)相關的成語及拼音:
一品白衫 | 唐人推重進士,稱應進士科者為“一品白衫”。意謂他日可以官登一品,但今日則猶著白衫。 |
一唱雄雞天下白 | 公雞一叫,天就亮了。形容東方破曉,長夜宣告結束。指真相大白。 |
一抔黃土 | 一抔:一捧。一捧黃土。借指墳墓。現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沒落、渺小的反動勢力。 |
一枕黃梁 | 原比喻人生虛幻。后比喻不能實現的夢想。 |
一枕黃粱 | 比喻夢幻的不現實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實現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落得一場空。 |
一清二白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沒有污點。 |
一窮二白 | 窮:物質基礎差;經濟水平低。白:文化、科學落后。形容經濟、文化科學水平低;不發達。 |
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 皂:黑色。話一出口,如同白底染上黑色。比喻話一出口,就不能更改收回。 |
七青八黃 | 指錢財。 |
三復白圭 | 《論語 先進》:“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詩》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讀詩至此,三反復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復白圭”謂慎于言行。 |
三清四白 | 謂非常清白。 |
不分皂白 |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問情由。 |
不分青白 | 指不分黑白,不辨是非。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不明不白 | 形容不清白、不正派或含糊不清。 |
不清不白 | 不明白,不清楚。形容關系曖昧。 |
不白之冤 |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無法辯白或無處申訴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
不辟斧鉞 | 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
不避斧鉞 | 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
不問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東方將白 | 天將破曉。 |
東門黃犬 | 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事見《史記·李斯列傳》。后以“東門黃犬”作為官遭禍,抽身悔遲之典。 |
兩頭白面 | 比喻表里不一,兩方面討好。 |
兩鬢斑白 | 兩邊鬢角頭發花白。形容年老或操勞過度。 |
丹書白馬 | 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享有世襲爵位和免罪等特權的證件時,宰白馬歃其血,以示堅守誓約,后人稱為“丹書白馬”。 |
丹黃甲乙 | 點校書籍,評定次第。 |
最近成語拼音查詢:磕磕絆絆的拼音(kē kē bàn bàn) 桃來李答的拼音(táo lái lǐ dá) 亙古通今的拼音(gèn gǔ tōng jīn) 出人意外的拼音(chū rén yì wài) 勉勉強強的拼音(miǎn miǎn qiǎng qiáng) 絕國殊俗的拼音(jué guó shū sú) 居心險惡的拼音(jū xīn xiǎn è) 清風朗月的拼音(qīng fēng lǎng yuè) 簾視壁聽的拼音(lián shì bì tīng) 死諸葛能走生仲達的拼音(sǐ zhū gé néng zǒu shēng zhòng dá) 扭轉干坤的拼音(niǔ zhuǎn gàn kūn) 走下坡路的拼音(zǒu xià pō lù) 足蹈手舞的拼音(zú dǎo shǒu wǔ) 蹄間三尋的拼音(tí jìàn sān xún) 男大當婚的拼音(nán dà dāng hūn) 吹胡子瞪眼的拼音(chuī hú zǐ dèng yǎn) 惹草沾花的拼音(rě cǎo zhān huā) 保殘守缺的拼音(bǎo cán shǒu quē) 攙行奪市的拼音(chān háng duó shì) 悶嘴葫蘆的拼音(mèn zuǐ hú lú) 修修補補的拼音(xiū xiū bǔ bǔ) 束身受命的拼音(shù shēn shòu mìng) 嘗膽臥薪的拼音(cháng dǎn wò xīn) 動人心魄的拼音(dòng rén xīn pò) 賞罰不當的拼音(shǎng fá bù dāng) 更多成語的拼音